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大连市西岗区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-21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社区管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大连市西岗区365社区管理模式第18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选择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限政府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区管理理论第19-21页
第3章 大连市西岗区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现状第21-36页
    3.1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创建背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社会对基层政府组织高效廉洁的要求日益高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居民对基层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居民对基层政府组织的工作期待不断提高第22页
    3.2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组织架构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运行方式第24-29页
    3.3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特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现了管理方式上的“融管理”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现了管理效能升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现了管理目标的社会效益优化提升第31页
    3.4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在区域以外的申请事项难以办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市民的管理需求与模式的管理服务存在矛盾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“边缘户”与辖区内居民的管理服务存在“服务差”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工作经费保障不足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第33页
    3.5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受制于体制羁绊和束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居民对于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户籍身份成为服务存在差异的重要阻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不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工作经费来源单一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社区与居民互动不足第35-36页
第4章 大连市西岗区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服务案例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4.1 居民小区下水井堵塞严重污水横流的处理案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案例概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处理该案例的分析总结第37-38页
    4.2 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的处理案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案例概况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处理该案例的分析总结第40页
    4.3 网格员主动发现问题的具体案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案例概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处理该案例的分析总结第41-43页
第5章 国外及国内社区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第43-48页
    5.1 国外部分社区管理模式的做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——自治型管理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新加坡——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日本——混合型管理模式第44页
    5.2 国内其他社区管理模式的做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上海模式——行政主导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沈阳模式——议行分离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青岛模式——社区自治型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国外及国内社区管理模式的启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动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发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着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盈利组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第47-48页
第6章 完善大连市西岗区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对策第48-56页
    6.1 推进社区法律的健全完善和严格执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的法律体系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严格执法保证社区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第48-49页
    6.2 加强社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提升队伍素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优化管理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第50页
    6.3 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吸收财政外资金弥补经费不足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促进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第51页
    6.4 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管理的参与度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提高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整体素质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打造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平台第52-53页
    6.5 提升社区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构建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大数据分析框架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加大“365社区管理模式”的互联网平台建设力度第54页
    6.6 推进社区服务的无差异化建设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推进区域内的无差异化社区服务建设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实现与区域外社区服务的有效衔接第55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有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农民工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绩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