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问题 | 第10-11页 |
二、选题缘由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11页 |
(二)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四、论文框架与内容 | 第13页 |
五、可能创新与局限 | 第13-15页 |
(一) 可能的创新 | 第13-14页 |
(二) 局限与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1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(一) 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综述 | 第15页 |
(二) 养老绩效的综述 | 第15-16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21页 |
(一) 农民工养老问题综述 | 第16-19页 |
(二) 养老绩效的综述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农民工养老问题及养老模式 | 第21-26页 |
一、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| 第21-22页 |
二、养老模式的分类与特征描述 | 第22-26页 |
(一) 养老模式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(二) 养老模式的特征描述 | 第23-26页 |
第四章 农民工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研究——基于1017份调查问卷 | 第26-38页 |
一、数据来源与描述 | 第26页 |
二、农民工养老模式选择现状的实证分析 | 第26-30页 |
(一) 农民工养老模式选择的调查结果 | 第26-27页 |
(二) 种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调查结果 | 第27-28页 |
(三) 比较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三、影响农民工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| 第30-37页 |
(一)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(二) 计量分析 | 第32-37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农民工养老模式的绩效分析——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 | 第38-44页 |
一、养老模式风险的绩效分析 | 第38-40页 |
(一) 养老模式风险的概念 | 第38页 |
(二) 自我养老模式风险的绩效分析 | 第38-39页 |
(三) 家庭养老模式风险的绩效分析 | 第39页 |
(四) 社会养老模式风险的绩效分析 | 第39-40页 |
二、个人福利的绩效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一) 自我养老模式的个人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0页 |
(二) 家庭养老模式的个人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三) 社会养老模式的个人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1页 |
三、社会福利的绩效分析 | 第41-42页 |
(一) 自我养老模式的社会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1-42页 |
(二) 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2页 |
(三) 社会养老模式的社会福利绩效分析 | 第42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4-48页 |
一、基本结论 | 第44页 |
二、几点建议 | 第44-48页 |
(一) 关于确立以社会化养老为主的相关建议 | 第44-46页 |
(二) 关于确立家庭养老为辅、自我养老可选的相关建议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