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以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1.3.2 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| 第14页 |
1.3.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| 第14-15页 |
1.3.4 国内分析与国外分析比较相结合 | 第15页 |
1.4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主要概念及相关知识基础 | 第16-23页 |
2.1 现代农业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1.1 现代农业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1.2 现代农业基本特征 | 第16-17页 |
2.2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2.1 科技人才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2.2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2.3 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 | 第18-19页 |
2.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界定 | 第19-21页 |
2.3.1 现代农业与农业科技人才的关系 | 第19页 |
2.3.2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要求 | 第19-20页 |
2.3.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途径 | 第20-21页 |
2.4 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4.1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1页 |
2.4.2 学习型组织理论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湖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3-39页 |
3.1 湖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1.1 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条件 | 第23页 |
3.1.2 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规划 | 第23-24页 |
3.2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| 第24-32页 |
3.2.1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| 第24-27页 |
3.2.2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| 第27-28页 |
3.2.3 长沙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个案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3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3.1 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优势分析 | 第32页 |
3.3.2 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机会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3.3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劣势分析 | 第33页 |
3.3.4 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风险(挑战)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4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6页 |
3.5 存在问题的原因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| 第39-43页 |
4.1 美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| 第39-40页 |
4.1.1 美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| 第39页 |
4.1.2 美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4.2 日本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| 第40-41页 |
4.2.1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| 第40-41页 |
4.2.2 日本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特点 | 第41页 |
4.3 国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湖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3-48页 |
5.1 营造湖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优质环境 | 第43-44页 |
5.1.1 完善法制保障 | 第43页 |
5.1.2 完善农科类教育体制 | 第43-44页 |
5.2 创建符合湖南省现代农业需求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| 第44页 |
5.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44-45页 |
5.4 建立综合性的人才考核制度 | 第45-46页 |
5.5 “产学研”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| 第46页 |
5.6 区域特点与农科类院校办学相结合 | 第46页 |
5.7 创建现代农业专业化学习型组织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