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衡南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导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述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主要方法、创新点和研究思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与不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思路第20-21页
第2章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效果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   2.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筹资结构不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本原则不同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金监督和经办管理不同第22-23页
    2.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效果的理论基础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制度变迁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外部性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福利国家理论第24-25页
第3章 衡南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现状第25-32页
    3.1 衡南县新农保制度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衡南县的经济情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衡南县的人口概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衡南县的老龄化状况第27-28页
    3.2 衡南县新农保发展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衡南县新农保制度建设概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衡南县新农保基金的运行体制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衡南县新农保制度的实施现状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农户参保情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个人缴费情况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基金收支情况第31-32页
第4章 衡南县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4.1 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资料来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4.2 衡南县新农保实施的具体调查结果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参保情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缴费方式以及缴费档次的选择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新农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参保后对被调查者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4.3 新农保替代率实证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假设前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精算模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计算依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测算结果与分析第42-46页
第5章 新农保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5.1 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模型的介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5.2 影响缴费档次选择的因素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介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变量说明与描述性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证结果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5.3 影响新农保个人账户运营效果的因素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投资组合单一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低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金统筹层次较低第53-55页
第6章 结论和建议第55-60页
    6.1 基本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6.2 完善衡南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建立健全的长期政府补贴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逐步提高新农保的统筹层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拓宽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继续强化传统家庭保障的重要作用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加大新农保的宣传力度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附录第64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作者简介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湖南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华润公司配送中心选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