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HLA的MD信息传输网络的仿真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电子战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仿真对象分析 | 第15-24页 |
·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MD系统信息传输网络的分析 | 第17-24页 |
·MD系统信息传输网络 | 第17-18页 |
·信息节点及信息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信息传输控制节点分析 | 第20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卫星链路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MD系统信息链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MD系统信息传输过程分析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仿真系统的设计 | 第24-38页 |
·HLA仿真系统介绍 | 第24-28页 |
·分布式仿真技术介绍 | 第24-25页 |
·HL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| 第25-26页 |
·HLA的组成 | 第26-27页 |
·HLA基本思想 | 第27-28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 | 第28-38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组成 | 第28-30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联邦成员的划分 | 第30-31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各联邦成员的功能 | 第31-32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信息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FOM设计 | 第33-36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的技术体制 | 第36-37页 |
·MD信息传输网络仿真系统的硬件组成环境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信息传输网络模型设计 | 第38-51页 |
·最短路径算法分析研究 | 第38-42页 |
·网络拓扑存储的数据结构 | 第38-39页 |
·Dijkstra算法运行数据结构 | 第39-40页 |
·传统的Dijkstra算法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Dijkstra算法求信息传输网络的有效性 | 第41-42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模型 | 第42-48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模型介绍 | 第42-43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成员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成员模型类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拓扑模型 | 第46页 |
·最优路径选择算法模型 | 第46-48页 |
·延时处理算法模型 | 第48-51页 |
·类设计 | 第48页 |
·算法流程设计 | 第48-51页 |
第五章 信息传输网络仿真成员平台设计与实现 | 第51-64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成员介绍 | 第51-53页 |
·功能与要求 | 第51页 |
·组成 | 第51-52页 |
·工作流程 | 第52-53页 |
·CSU设计与实现 | 第53-58页 |
·成员初始化模块CSC | 第53-54页 |
·指令处理模块CSC | 第54-56页 |
·数据订购与公布CSC | 第56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仿真模块CSC | 第56-57页 |
·数据存储模块CSC | 第57-58页 |
·FOM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接口设计 | 第59-63页 |
·外部接口 | 第59-61页 |
·内部接口 | 第61-62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想定描述接口 | 第62-63页 |
·技术实现 | 第63页 |
·源程序的组成 | 第63页 |
·信息传输网络模型接口函数 | 第63页 |
·软件技术结构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初步仿真结果 | 第64-67页 |
工作总结和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
附录 | 第7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