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商用车转向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商用车转向悬架运动协调性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4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转向及悬架系统的结构 | 第15-27页 |
2.1 机械转向系统 | 第15-17页 |
2.1.1 转向器 | 第15-17页 |
2.1.1.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| 第16页 |
2.1.1.2 循环球式转向器 | 第16-17页 |
2.1.1.3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| 第17页 |
2.1.2 转向传动装置 | 第17页 |
2.2 动力转向系统 | 第17-22页 |
2.2.1 机械液压助力 | 第18-20页 |
2.2.2 电子液压助力 | 第20-21页 |
2.2.3 电动助力 | 第21-22页 |
2.3 悬架 | 第22-26页 |
2.3.1 悬架的结构和功能 | 第23-24页 |
2.3.2 悬架的分类 | 第24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传统商用车转向系统研究 | 第27-38页 |
3.1 转向系统的设计原则 | 第27页 |
3.2 转向系统与轮胎异常磨损的研究 | 第27-29页 |
3.2.1 内、外转向理论转角关系 | 第28-29页 |
3.3 轮胎异常磨损 | 第29-32页 |
3.4 方向盘怠速抖动的研究 | 第32-35页 |
3.5 方向盘不对中的研究 | 第35-3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转向悬架运动协调性分析 | 第38-47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平面作图法 | 第38-40页 |
4.3 平面分析方法 | 第40-42页 |
4.4 空间分析法 | 第42-44页 |
4.4.1 整车坐标系的规定 | 第42页 |
4.4.2 转向与悬架运动协调性空间模型 | 第42-44页 |
4.5 实例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6 转向悬架运动干涉的危害 | 第45-46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一种新型商用车转向系统研究 | 第47-60页 |
5.1 引言 | 第47页 |
5.2 传统商用车转向系统 | 第47-51页 |
5.3 新型商用车转向系统 | 第51-53页 |
5.4 新型转向系统布置形式的优点 | 第53-58页 |
5.4.1 方向盘不对中、转向悬架运动协调性彻底解决 | 第53-54页 |
5.4.2 左、右转向轮转向将实现同步 | 第54-55页 |
5.4.3 方向盘怠速抖动改善明显 | 第55-57页 |
5.4.5 转向机动性能更优 | 第57-58页 |
5.4.6 提高零部件的标准化、通用性 | 第58页 |
5.5 新型商用车转向系统的适用范围 | 第58-5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