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13-24页 |
(一)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20页 |
1.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2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3.研究评述 | 第20页 |
(三)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(四)创新点与研究不足之处 | 第22-24页 |
1.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2.研究不足之处 | 第23-24页 |
一、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| 第24-30页 |
(一)相关概念 | 第24-26页 |
1.智慧城市 | 第24页 |
2.危机与社会危机 | 第24-25页 |
3.社会危机治理 | 第25-26页 |
(二)理论依据 | 第26-30页 |
1.智慧治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社会危机治理理论 | 第27-28页 |
3.整体性治理理论 | 第28-30页 |
二、智慧城市与社会危机治理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6页 |
(一)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的提出 | 第30-31页 |
(二)智慧城市与社会危机治理的契合 | 第31-33页 |
1.治理理念契合 | 第31-32页 |
2.治理主体契合 | 第32页 |
3.治理机制契合 | 第32-33页 |
(三)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特征与目标 | 第33-36页 |
1.多元参与的社会危机治理主体 | 第33页 |
2.相互协同的社会危机协调机制 | 第33页 |
3.整体性的社会危机治理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智慧化的社会危机治理手段 | 第34-36页 |
三、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现状及问题 | 第36-43页 |
(一)我国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现状 | 第36-38页 |
1.面向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相关政策 | 第36-37页 |
2.面向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实践及成效 | 第37-38页 |
(二)我国面向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1.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理念存在偏差 | 第38-39页 |
2.城市社会危机治理主体单一 | 第39页 |
3.城市社会危机治理应用平台的碎片化 | 第39-40页 |
4.城市社会危机治理中信息孤岛问题突出 | 第40-41页 |
5.城市社会危机治理流程的重心出现偏差 | 第41-43页 |
四、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3-49页 |
(一)城市社会危机智慧治理理念尚未形成 | 第43-44页 |
1.对智慧治理理念认识不深 | 第43页 |
2.未厘清智慧城市与社会危机治理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(二)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社会环境尚未成熟 | 第44-45页 |
1.受当前城市管理体制的制约 | 第44页 |
2.多元主体参与的内外条件不成熟 | 第44-45页 |
(三)社会危机治理的平台缺乏有效的整合 | 第45-46页 |
1.社会危机智慧治理平台建设不具完善 | 第45页 |
2.社会危机治理技术应用缺乏整合 | 第45-46页 |
(四)传统体制主导下组织层面的制约 | 第46-47页 |
1.传统体制主导下组织模式的制约 | 第46-47页 |
2.传统体制主导下协调机制的制约 | 第47页 |
(五)城市社会危机全过程治理体系不健全 | 第47-49页 |
1.缺乏以预防为主的社会危机治理体系 | 第47-48页 |
2.日常监管与应急处理结合不够紧密 | 第48页 |
3.城市社会危机的线上线下治理结合不够紧密 | 第48-49页 |
五、国内外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| 第49-54页 |
(一)国内外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成功经验 | 第49-52页 |
1.上海构建智慧治理应用体系提升预防预警能力 | 第49-50页 |
2.杭州构建“城市大脑”促进社会危机的整体治理 | 第50页 |
3.里约热内卢打造市政运营中心提升城市公共安全 | 第50-51页 |
4.巴尔的摩构建CitiStat系统加强城市的安全问题管理 | 第51-52页 |
(二)国内外智慧城市社会危机治理的启示 | 第52-54页 |
1.加强智慧城市理念与技术的融合应用 | 第52页 |
2.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危机治理 | 第52-53页 |
3.树立预防为主的社会危机治理理念 | 第53页 |
4.注重日常监管和应急管理无缝隙结合 | 第53-54页 |
六、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危机治理的对策措施 | 第54-61页 |
(一)树立城市社会危机智慧治理理念 | 第54-55页 |
1.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危机治理理念 | 第54页 |
2.加快智慧城市理念与技术二者的融合应用 | 第54-55页 |
(二)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社会危机治理 | 第55-56页 |
1.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平台 | 第55页 |
2.明确社会危机多元治理的责任 | 第55-56页 |
(三)建立健全城市社会危机综合治理体制 | 第56-57页 |
1.设立体系化的城市社会危机决策指挥平台 | 第56-57页 |
2.加快社会危机治理平台的整合建设 | 第57页 |
3.强化社会危机治理技术的系统深度应用 | 第57页 |
(四)加强城市社会危机的协同治理 | 第57-59页 |
1.统一标准以强化协同治理 | 第57-58页 |
2.加强城市社会危机信息的共享与整合 | 第58-59页 |
(五)重塑全过程并重的社会危机治理体系 | 第59-61页 |
1.建立城市社会危机全过程治理体系 | 第59页 |
2.实现常态监管与应急处理的无缝衔接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后记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后记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