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测与比较分析--基于隐性制度安排视角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及研究展望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框架第18-20页
第2章 隐性制度安排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的理论建模第20-25页
    2.1 企业创新动力理论的内涵与发展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寻租与隐性制度安排的联系第21-22页
    2.3 隐性制度安排影响民营企业创新动力的理论模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创新动力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制度安排影响创新动力的理论建模分析第22-25页
第3章 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设构建第25-29页
    3.1 原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不足第25页
    3.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第25页
    3.3 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第27-29页
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估第29-35页
    4.1 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模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的优缺点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指标表现值的标准化处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各级指标权重的测算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最优匹配隶属度的测算第31-33页
    4.2 企业样本的筛选和数据库的构建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民营企业样本的筛选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数据的收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数据的处理和数据库的构建第34-35页
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测结果及分析第35-45页
    5.1 战略性新兴行业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评测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 5.2 未考虑隐性制度安排的评测结果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未考虑隐性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创新动力现状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未考虑隐性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发展趋势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5.3 隐性制度安排视角下的评测结果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隐性制度安排视角下民营企业创新动力现状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隐性制度安排视角下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发展趋势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5.4 两次测算结果对比及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5.5 影响因素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发展排名及变动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我国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发展排名及变动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我国中部地区民营企业创新动力发展排名及变动分析第43-45页
第6章 启示以及政策建议第45-48页
    6.1 启示第45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45-48页
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致谢第54-56页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第56-57页
附录B第57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经济环境下服务供应链知识协作机制及其治理研究
下一篇:长城人寿湖南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改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