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| 第13页 |
1.5 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1.5.1 公共卫生 | 第13-14页 |
1.5.2 公共卫生体系 | 第14-15页 |
1.6 文献回顾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国内外典型案例 | 第18-28页 |
2.1 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1.1 公共卫生的基本属性和功能 | 第18-19页 |
2.1.2 公共卫生服务的绩效评价 | 第19-20页 |
2.2 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平衡计分卡法 | 第20-21页 |
2.2.2 关键绩效指标法 | 第21-22页 |
2.2.3 360度绩效评价法 | 第22-23页 |
2.3 绩效评价在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 | 第23-28页 |
2.3.1 美国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| 第23-24页 |
2.3.2 澳大利亚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| 第24页 |
2.3.3 我国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| 第24-27页 |
2.3.4 江西省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现状 | 第28-36页 |
3.1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3.2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的组织过程 | 第28-31页 |
3.2.1 评价主体 | 第28-29页 |
3.2.2 评价依据 | 第29页 |
3.2.3 评价对象 | 第29页 |
3.2.4 评价时间 | 第29-30页 |
3.2.5 评价流程 | 第30页 |
3.2.6 评价内容 | 第30-31页 |
3.3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1-32页 |
3.4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结果与应用 | 第32-36页 |
3.4.1 绩效评价结果 | 第32-34页 |
3.4.2 评价结果的应用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2页 |
4.1 绩效评价主体不合理 | 第36-37页 |
4.2 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科学 | 第37-38页 |
4.3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分配不科学 | 第38-39页 |
4.4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加强 | 第39-42页 |
第五章 枣庄市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改进设想 | 第42-54页 |
5.1 改进评价主体 | 第42页 |
5.2 构建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 | 第42-46页 |
5.2.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42-43页 |
5.2.2 指标的初步筛选 | 第43页 |
5.2.3 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43-46页 |
5.3 分配公正客观的权重系数 | 第46-52页 |
5.3.1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6页 |
5.3.2 计算权重向量 | 第46-47页 |
5.3.3 一致性检验 | 第47页 |
5.3.4 计算组合权重系数 | 第47页 |
5.3.5 指标权重系数结果 | 第47-52页 |
5.4 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机制 | 第52-54页 |
第六章 新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 | 第54-60页 |
6.1 基于改进设想的新的绩效评价 | 第54-57页 |
6.1.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| 第54页 |
6.1.2 绩效评价结果 | 第54-57页 |
6.2 两次评价的评价结果比较 | 第57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