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一)九年一贯制学校实行具有重要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二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(一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(二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(三)国内外当前学术研究的评价 | 第14页 |
四 研究方法与目标 | 第14-16页 |
(一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二)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6-21页 |
一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(一)九年一贯制 | 第16页 |
(二)九年一贯制学校 | 第16-17页 |
(三)教育管理 | 第17页 |
二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1页 |
(一)系统论 | 第17-18页 |
(二)经济与管理学依据:规模集聚效应 | 第18-19页 |
(三)教育心理学依据: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| 第19页 |
(四)结构功能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1-42页 |
一 学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(一)思维定势问题 | 第21页 |
(二)考核标准问题 | 第21-22页 |
(三)教师资源配置问题 | 第22页 |
(四)经济待遇问题 | 第22页 |
(五)学校规模问题 | 第22页 |
(六)领导管理水平问题 | 第22-23页 |
二 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(一)学生身心发育差异,导致常规管理难 | 第23页 |
(二)学生身心差异,导致德育实施难 | 第23页 |
(三)学生身心差异,导致班级管理难 | 第23-24页 |
(四)学生适应难,竞争意识下降 | 第24页 |
三 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8页 |
(一)课程与教材设置难以适应九年一贯制教育 | 第24页 |
(二)教师各自为阵,教育两级分化 | 第24-25页 |
(三)教师综合能力难以适应课程更新 | 第25页 |
(四)备课难、教学管理难 | 第25页 |
(五)案例: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学管理的实证分析 | 第25-38页 |
四 学校行政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(一)学校管理制度通用性不强 | 第38页 |
(二)学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| 第38页 |
(三)学校领导体制设置不科学 | 第38-39页 |
(四)学校领导选拔存在不足 | 第39页 |
(五)现有学校制度不适应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要求 | 第39页 |
(六)学校各级组织不适应九年一贯制的要求 | 第39页 |
(七)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不够 | 第39-40页 |
五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2页 |
(一)缺少国家政策、法规的相关支持 | 第40页 |
(二)教育管理部门、学校领导、教师认识不到位 | 第40页 |
(三)理论研究不足,整体性认知不够 | 第40-41页 |
(四)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改进九年一贯制学校教教学管理的对策 | 第42-49页 |
一 改进学校教师管理的对策 | 第42-44页 |
(一)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| 第42页 |
(二)统一教师考核标准 | 第42-43页 |
(三)完善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 | 第43页 |
(四)强化教师队伍校本培训,适应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发展 | 第43-44页 |
二 改进学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| 第44-45页 |
(一)实行一体化的班主任队伍管理 | 第44页 |
(二)实行一体化的学生团队活动 | 第44-45页 |
(三)改革管理制度,强化学校激励作用 | 第45页 |
三 改进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对策 | 第45-47页 |
(一)课程管理主体 | 第45-46页 |
(二)课程管理客体 | 第46页 |
(三)课程管理目标 | 第46-47页 |
(四)严把课堂教学关,以提升教学质量 | 第47页 |
(五)积极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研究 | 第47页 |
四 改进学校行政管理的对策 | 第47-48页 |
(一)合理配置学校人力资源 | 第47页 |
(二)实施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管理体制 | 第47-48页 |
(三)强化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认知及能力 | 第48页 |
五 开展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管理研究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