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5-16页
第2章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第16-22页
    2.1 风险识别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险识别的过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识别的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2.2 风险评估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风险评估的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风险评估的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风险应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风险回避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风险减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风险自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风险转移第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第22-30页
    3.1 项目相关资料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工程简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程数量第24-25页
    3.2 项目难点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房屋拆迁工程数量大,协调难度高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前期专项工作内容多,实施难度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车站布设环境交叉复杂,环境改建难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施工区域小,不易机械作业,组织困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工程地质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第26页
    3.3 项目风险清单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风险识别依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施工风险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与工程特点相关的风险清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与环境相关的风险清单第2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4章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第30-37页
    4.1 风险评估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模糊等级评价指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风险对象因素集合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风险等级集合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风险等级模糊映射规则第32-33页
    4.3 风险等级评定结果第33-3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5章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第37-44页
    5.1 风险回避措施:勘察地质情况第37页
    5.2 风险减轻措施:实施风险过程监控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风险监测依据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风险监测仪器设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风险监测统计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5.3 风险减轻措施:完善风险事件预警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风险预警内容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风险预警报告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风险预警处理第41-42页
    5.4 风险后备措施: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常见事故应急预案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应急救援演练第4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附录第47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虚拟样机的某型装备并行协同研制模式研究
下一篇:区域交通状态时空判别及基于CTM拥堵演变分析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