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一、绪论 | 第13-34页 |
(一)问题提出 | 第13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、学术价值 | 第13-14页 |
2、现实意义 | 第14页 |
(三)研究综述 | 第14-31页 |
1、国内外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2、国内外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7页 |
3、国内外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的研究现状 | 第27-31页 |
(四)主要研究思路、内容和方法 | 第31-32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31页 |
2、研究内容 | 第31页 |
3、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4、研究假设 | 第32页 |
(五)创新点 | 第32-33页 |
1、研究对象有拓展 | 第32页 |
2、研究内容有新意 | 第32页 |
3、研究方法有突破 | 第32-33页 |
(六)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二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、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现状调查 | 第34-66页 |
(一)调研方法 | 第34-39页 |
1、研究对象与抽样方式 | 第34-35页 |
2、研究工具 | 第35-39页 |
3、施测方法 | 第39页 |
4、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9页 |
(二)研究结果 | 第39-65页 |
1、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| 第39-40页 |
2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现状 | 第40-43页 |
3、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 | 第43-46页 |
4、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现状 | 第46-51页 |
5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、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之间的关系 | 第51-65页 |
(三)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三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、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现状的成因探析 | 第66-77页 |
(一)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现状的成因探析 | 第66-69页 |
1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总体状况的成因探析 | 第66-67页 |
2、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差异情况的成因探析 | 第67-69页 |
(二)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成因探析 | 第69-72页 |
1、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状况的成因探析 | 第69-70页 |
2、大学生国家认同差异状况的成因探析 | 第70-72页 |
(三)大学生国家自豪感现状的成因探析 | 第72-75页 |
1、大学生国家自豪感总体状况的成因探析 | 第72-73页 |
2、大学生国家自豪感差异状况的成因探析 | 第73-75页 |
(四)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、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之间关系的成因探析 | 第75-76页 |
(五)本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| 第76页 |
(六)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| 第76页 |
(七)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四、改善大学生个人主义-集体主义倾向、国家认同与国家自豪感的对策与建议 | 第77-85页 |
(一)重视主流价值观教育,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倾向 | 第77-79页 |
1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| 第77-78页 |
2、实现高校全程与全方位育人 | 第78页 |
3、重视良好家教与家风的培育 | 第78页 |
4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| 第78-79页 |
5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因势利导 | 第79页 |
(二)强化国家归属感教育,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程度 | 第79-81页 |
1、展现主动且自信的国际形象 | 第79-80页 |
2、推进“中国梦”主题教育活动 | 第80页 |
3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身份自信 | 第80-81页 |
4、注重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引导 | 第81页 |
(三)激发爱国主义情感,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| 第81-84页 |
1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改善民生 | 第82页 |
2、培养国际意识并倡导理性爱国 | 第82-83页 |
3、坚持自立自强且勇于担当 | 第83页 |
4、加强不同群体的分类教育 | 第83-84页 |
(四)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2页 |
附录1 | 第92-93页 |
附录2 | 第93-94页 |
附录3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附件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