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2.1 北极航道方面 | 第10-12页 |
1.2.1.1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1.2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2 北极能源开发战略方面 | 第12-14页 |
1.2.2.1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2.2.2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框架 | 第15页 |
2 北极航道通航分析 | 第15-30页 |
2.1 北极航道概况 | 第17-20页 |
2.1.1 东北航道 | 第17-20页 |
2.1.2 西北航道 | 第20页 |
2.2 北极航道通航因素分析 | 第20-30页 |
2.2.1 气候因素 | 第20-22页 |
2.2.2 海冰因素 | 第22-30页 |
2.2.2.1 海冰范围与密集度时间变化 | 第22-27页 |
2.2.2.2 海冰范围与密集度空间变化 | 第27-30页 |
3 北极能源开发现状和障碍 | 第30-35页 |
3.1 北极能源分布状况 | 第30-32页 |
3.1.1 石油和天然气 | 第30-32页 |
3.1.2 天然气水合物 | 第32页 |
3.1.3 煤炭 | 第32页 |
3.2 北极能源开发状况 | 第32-34页 |
3.3 北极能源开发障碍 | 第34-35页 |
4.北极航道通航背景下中国开发北极能源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5-45页 |
4.1 中国能源状况 | 第35-41页 |
4.1.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 | 第35-38页 |
4.1.2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GM(1,1)预测 | 第38-41页 |
4.2 北极能源开发安全因素 | 第41-42页 |
4.3 北极能源开发距离因素 | 第42-45页 |
5 北极航道通航背景下中国北极能源开发战略选择及策略 | 第45-71页 |
5.1 战略环境分析 | 第46-57页 |
5.1.1 内部环境分析 | 第46-50页 |
5.1.1.1 优势条件 | 第46-49页 |
5.1.1.2 劣势条件 | 第49-50页 |
5.1.2 外部环境分析 | 第50-57页 |
5.1.2.1 机会因素 | 第50-55页 |
5.1.2.2 威胁因素 | 第55-57页 |
5.2 确定战略关键因素 | 第57-58页 |
5.3 战略关键因素力度 | 第58-65页 |
5.3.1 因素强度的计算 | 第58页 |
5.3.2 基于EAHP法因素重要性的计算 | 第58-64页 |
5.3.3 因素力度的计算 | 第64-65页 |
5.4 战略方向的判定 | 第65-68页 |
5.5 中国北极能源开发策略 | 第68-71页 |
6 研究结论与不足 | 第71-7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6.2 不足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