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条件战略分析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北极地区“东北航道”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1 北极航道的划分 | 第17-18页 |
2.2 “东北航道”的历史与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3 “东北航道”主要海区、海峡概况 | 第20-23页 |
3 “东北航道”通航条件自然因素分析 | 第23-39页 |
3.1 大气环境分析 | 第23-28页 |
3.1.1 气温变化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1.2 气压变化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 海冰变化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2.1 海冰月变化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2 海冰年际变化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.3 海冰密集度、冰龄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3 海峡条件分析 | 第38-39页 |
4 “东北航道”通航条件人文因素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1 地缘政治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1.1 国际战略地位 | 第39-40页 |
4.1.2 国际法 | 第40-41页 |
4.1.3 航道控制力 | 第41页 |
4.2 通航技术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2.1 破冰船 | 第42页 |
4.2.2 港口设施及助航配置 | 第42-43页 |
4.2.3 海图信息与气象预报 | 第43-45页 |
5 “东北航道”通航条件的PSR模型评价 | 第45-59页 |
5.1 PSR模型概述 | 第45-46页 |
5.2 基于极区环境的PSR模型拓展 | 第46-54页 |
5.2.1 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6-51页 |
5.2.2 PSR模型指标权重值确立 | 第51-54页 |
5.3 “东北航道”PSR模型评价 | 第54-59页 |
5.3.1 模型赋值计算 | 第54-57页 |
5.3.2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6 我国开拓“东北航道”的战略思考 | 第59-62页 |
6.1 战略目标 | 第59页 |
6.2 战略对策 | 第59-62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7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7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