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s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1.1.1 城市绿地的重要性 | 第13页 |
1.1.2 城市绿地建设的紧迫性 | 第13页 |
1.1.3 城市绿地建设的科学性要求 | 第13页 |
1.1.4 高原山地城市绿地建设的特殊性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5-21页 |
1.3.1 高原山地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3.2 城市绿地研究综述 | 第18-21页 |
1.4 研究对象、范围及个案选择原因 | 第21-22页 |
1.4.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| 第21页 |
1.4.2 个案选择原因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目标 | 第22-23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1.5.2 研究目标 | 第22-23页 |
1.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1.6.1 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1.6.2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1.7 研究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7.1 理论意义 | 第25页 |
1.7.2 现实意义 | 第25页 |
1.7.3 科学意义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6-30页 |
2.1 地理区位概况 | 第26页 |
2.2 地形地貌概况 | 第26-28页 |
2.2.1 主要山脉 | 第27页 |
2.2.2 主要水系 | 第27-28页 |
2.3 土壤及植被概况 | 第28页 |
2.4 气候条件概况 | 第28页 |
2.5 经济发展概况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| 第30-38页 |
3.1 研究数据的来源 | 第30页 |
3.2 遥感图像预处理 | 第30-31页 |
3.2.1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 | 第30页 |
3.2.2 波段融合与图像裁剪 | 第30-31页 |
3.2.3 遥感影像增强 | 第31页 |
3.3 遥感影像分类 | 第31-38页 |
第4章 昆明市市域绿地现状分布特征研究 | 第38-63页 |
4.1 昆明市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 | 第38-43页 |
4.2 市域绿地分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2.1 香农多样性指数与香农均匀度指数 | 第43-44页 |
4.2.2 景观形状指数 | 第44-45页 |
4.2.3 景观连接度指数 | 第45-46页 |
4.3 市域绿地斑块规模等级特征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3.1 市域林地斑块规模等级特征 | 第47页 |
4.3.2 市域草地斑块规模等级特征 | 第47-48页 |
4.3.3 市域农田斑块规模等级特征 | 第48-49页 |
4.4 市域绿地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4.1 市域林地分区分布特征 | 第49-51页 |
4.4.2 市域草地分区分布特征 | 第51-52页 |
4.4.3 市域农田分区分布特征 | 第52页 |
4.5 市域绿地景观空间构成在高程上的分布特征分析 | 第52-57页 |
4.6 市域绿地景观空间构成在坡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 | 第57-60页 |
4.7 市域绿地景观构成在坡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昆明市绿地演变特征分析 | 第63-78页 |
5.1 昆明市市域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研究 | 第63-68页 |
5.1.1 昆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整体景观永平演变特征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1.2 市域绿地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| 第64-68页 |
5.2 昆明市市域绿地总体数量演变特征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2.1 市域林地数量演变特征 | 第68页 |
5.2.2 市域草地数量演变特征 | 第68-69页 |
5.2.3 市域农田数量演变特征 | 第69页 |
5.3 昆明市市域绿地分区数量演变特征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3.1 市域林地数量分区演变特征 | 第69-70页 |
5.3.2 市域草地数量分区演变特征 | 第70-71页 |
5.3.3 市域农田数量分区演变特征 | 第71-72页 |
5.4 市域绿地动态变化度分析 | 第72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6章 昆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 | 第78-88页 |
6.1 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| 第78-79页 |
6.1.1 涵养水源、保持土壤功能 | 第78页 |
6.1.2 调节气候、净化空气功能 | 第78页 |
6.1.3 维持物种多样性功能 | 第78-79页 |
6.1.4 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功能 | 第79页 |
6.1.5 娱乐文化功能 | 第79页 |
6.2 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| 第79-82页 |
6.3 昆明市市域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| 第82-87页 |
6.3.1 昆明市域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变化特征 | 第82-84页 |
6.3.2 昆明市域绿地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| 第84-8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7章 昆明市绿地保护与优化策略研究 | 第88-93页 |
7.1 以保护为主,完善绿地保护范围与保护措施 | 第88-90页 |
7.2 立足整体环境,打造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网络 | 第90页 |
7.3 统筹兼顾,提高绿地生态服务价值 | 第90-91页 |
7.4 协调发展,优化市域绿地整体布局 | 第91-93页 |
结论与讨论 | 第93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