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10-32页 |
1.1 棉田土壤氮形态与转化 | 第10-15页 |
1.1.1 酰胺态氮(尿素) | 第10-11页 |
1.1.2 铵态氮 | 第11-13页 |
1.1.3 硝态氮 | 第13-15页 |
1.2 棉花植株氮代谢 | 第15-28页 |
1.2.1 品种与氮代谢 | 第15-16页 |
1.2.2 氮肥管理与氮代谢 | 第16-17页 |
1.2.3 水分胁迫与氮代谢 | 第17-18页 |
1.2.4 高温胁迫与氮代谢 | 第18-19页 |
1.2.5 栽培措施与氮代谢 | 第19-20页 |
1.2.6 植物氮代谢生理生化基础理论 | 第20-28页 |
1.2.6.1 植物氮素吸收的主要形式及变换 | 第20-21页 |
1.2.6.2 硝态氮的吸收与调控 | 第21-23页 |
1.2.6.3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与活化 | 第23-24页 |
1.2.6.4 光合碳氮代谢偶联机制 | 第24-25页 |
1.2.6.5 光合氮代谢与光反应 | 第25-27页 |
1.2.6.6 光合氮代谢与暗反应 | 第27-28页 |
1.3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1.3.1 播期和密度随种植地区和棉花品种的变化 | 第28-29页 |
1.3.2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0-3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6页 |
2.1 试验条件 | 第32页 |
2.2 试验设计 | 第32页 |
2.3 考察项目与方法 | 第32-36页 |
2.3.1 生育进程 | 第32页 |
2.3.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| 第32页 |
2.3.3 生理生化指标 | 第32-35页 |
2.3.3.1 硝态氮含量 | 第33页 |
2.3.3.2 硝酸还原酶活性 | 第33页 |
2.3.3.3 亚硝态氮含量 | 第33-34页 |
2.3.3.4 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| 第34页 |
2.3.3.5 游离氨基酸含量 | 第34页 |
2.3.3.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| 第34-35页 |
2.3.4 光合作用测定 | 第35页 |
2.3.5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5-3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61页 |
3.1 棉花硝态氮含量 | 第36-40页 |
3.1.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硝态氮含量 | 第36-39页 |
3.1.2 棉花主茎叶、果枝叶硝态氮含量 | 第39-40页 |
3.2 棉花NR活性 | 第40-44页 |
3.2.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NR活性 | 第40-43页 |
3.2.2 棉花主茎叶、果枝叶NR活性 | 第43-44页 |
3.3 棉花亚硝态氮含量 | 第44-45页 |
3.4 棉花亚硝酸还原酶活性 | 第45-46页 |
3.5 棉花游离氨基酸含量 | 第46-48页 |
3.6 棉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| 第48-53页 |
3.6.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| 第48-52页 |
3.6.2 棉花主茎叶、果枝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| 第52-53页 |
3.7 棉花可溶性糖含量 | 第53-57页 |
3.7.1 棉花主茎不同节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| 第53-56页 |
3.7.2 棉花主茎叶、果枝叶可溶性糖含量 | 第56-57页 |
3.8 棉花光合速率 | 第57-61页 |
4 讨论 | 第61-68页 |
4.1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硝态氮含量和NR活性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4.2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亚硝态氮含量与NiR活性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4.3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4.4 播期和密度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4.5 棉花氮代谢与产量的关系 | 第66-68页 |
5 结论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