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4-15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5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5-16页 |
1.2 植物体内锌的营养 | 第16-19页 |
1.2.1 植物体内锌的营养功能 | 第16-17页 |
1.2.2 植物对锌的吸收、分配以及再分配 | 第17-19页 |
1.3 植物体内铁的营养 | 第19-21页 |
1.3.1 植物体内铁的营养功能 | 第19页 |
1.3.2 植物对铁的吸收、分配以及再分配 | 第19-21页 |
1.4 锌、铁及其与氮、磷、钾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5 本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1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3 水稻材料的培育及处理 | 第25-27页 |
2.3.1 短期缺锌/铁胁迫营养液培养试验 | 第25-26页 |
2.3.2 长期缺锌/铁胁迫营养液培养试验 | 第26页 |
2.3.3 全生育期低锌/铁胁迫营养液培养试验 | 第26页 |
2.3.4 大田试验 | 第26-27页 |
2.4 测定项目 | 第27-28页 |
2.4.1 生长表型的测定 | 第27页 |
2.4.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2.4.3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8页 |
2.4.4 氮、磷、钾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2.4.5 锌、铁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2.4.6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 | 第28页 |
2.5 数据统计 | 第28-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71页 |
3.1 缺锌对水稻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| 第29-42页 |
3.1.1 不同程度锌胁迫下水稻植株的生长表型 | 第29-32页 |
3.1.2 不同程度缺锌胁迫下水稻植株中锌含量 | 第32-36页 |
3.1.3 不同程度缺锌胁迫下水稻植株中的氮、磷、钾含量及累积量 | 第36-40页 |
3.1.4 缺锌胁迫下水稻植株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 | 第40-42页 |
3.2 不同程度缺铁对水稻生长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| 第42-55页 |
3.2.1 不同程度缺铁胁迫下水稻植株的生长表型 | 第42-45页 |
3.2.2 不同程度缺铁胁迫下水稻植株中的铁含量 | 第45-49页 |
3.2.3 不同程度铁胁迫下水稻植株中的氮、磷、钾含量 | 第49-54页 |
3.2.4 长期缺铁胁迫下水稻植株中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 | 第54-55页 |
3.3 水稻植株中锌与铁的互作研究 | 第55-63页 |
3.3.1 不同程度锌胁迫对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3.3.2 不同程度铁胁迫对水稻植株中锌含量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3.3.3 不同程度锌与铁胁迫对水稻植株中锌含量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3.3.4 不同程度锌与铁胁迫对水稻植株中铁含量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3.4 水稻籽粒高低积累锌、铁品种的筛选及累积差异分析 | 第63-71页 |
3.4.1 水稻颖壳和糙米中锌/铁高低累积品种的初筛 | 第63-65页 |
3.4.2 水稻颖壳和糙米锌/铁高低累积品种的复筛 | 第65-68页 |
3.4.3 颖壳和糙米锌高低累积品种中各部位锌含量的比较 | 第68-69页 |
3.4.4 颖壳和糙米铁高低累积品种中各部位铁含量的比较 | 第69-71页 |
4 讨论 | 第71-76页 |
4.1 不同程度锌胁迫对水稻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2 不同程度铁胁迫对水稻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4.3 水稻植株中锌与铁的互作 | 第73-74页 |
4.4 水稻颖壳、糙米高低累积锌铁能力的差异分析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4页 |
附表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