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及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

第一章 玉米脆秆突变体基因初定位第7-48页
    摘要第7-9页
    Abstract第9-10页
    缩写名词表第10-11页
    1 文献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脆秆性状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COBRA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影响三大成分降解转化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来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遗传群体的构建、田间性状的考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主要使用仪器和试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植株叶片DNA的提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叶片脆性考察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其他生物形状考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叶脉、茎秆组织的显微学观察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8 脆性基因的克隆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1 引物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2 PCR体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3 PCR产物的回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4 TA克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6 菌落PCR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7 质粒DNA的提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9 成熟植株秸秆三大成分与产糖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1 生物质稀酸预处理及酶解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2 生物质稀碱预处理及酶解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3 细胞壁多糖成分提取和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4 细胞壁木质素含量测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5 比色法测定六碳糖和五碳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7 纤维素Cr I测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.8 扫描电镜观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图位克隆粗定位、精细定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1 试剂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2 SSR标记PCR体系和扩增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3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作及电泳第29-31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31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脆杆突变体的形态观察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脆性考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生物学性状考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脆杆突变体茎秆组织扫描电镜观察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茎秆细胞壁成分测定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 成熟期秸秆降解转化效率测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7 Zong31、突变体Y04在bk2区域的扩增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8 脆杆突变体Y04基因bk图位克隆第43-46页
    4 讨论与展望第46-48页
第二章 芒草农杆菌介导转基因体系初探第48-72页
    摘要第48-49页
    Abstract第49-50页
    缩写名词表第50-51页
    1 论文综述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芒草的种类、分布、产量、作为能源作物的特殊性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农杆菌在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农杆菌转化的机理与特点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影响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的因素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芒草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基因枪轰击转化的研究进展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 基因枪转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 影响基因枪转化的因素第56-57页
    2 材料和方法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材料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株与质粒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配方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愈伤组织的准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农杆菌活化培养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杆菌侵染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选择培养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分化培养及生根培养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基因枪轰击转化法第60-63页
    3 结果与分析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活性炭对芒W70、W89诱导愈伤率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侵染液中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侵染过程中表面活性剂TWEEN-20、silwet L-77 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超声波处理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3.6 基因枪方法第68-69页
    4.讨论第69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2页
附录 1第82-85页
附录 2第85-88页
个人简历第88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棉花氮代谢的影响
下一篇:赤霉素和多效唑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倒伏性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