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粘弹性阻尼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等效性能预测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渐近均匀化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弹性波带隙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1.3.1 弹性波带隙材料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弹性波带隙材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3 负泊松比材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9-20页 |
2 粘弹性材料性能预测的渐近均匀化方法的新实现方法 | 第20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周期性粘弹性材料的渐近均匀化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频域下粘弹性问题的控制方程 | 第20-21页 |
2.2.2 基于均匀化方法的粘弹性性能预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3 有限元列式 | 第22-23页 |
2.3 粘弹性性能预测的均匀化方法的新实现方法 | 第23-28页 |
2.3.1 获得单位应变对应的载荷向量的求解方法 | 第24页 |
2.3.2 求解有限元形式单胞方程的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3 求解等效复模量的新实现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4 数值算例 | 第28-33页 |
2.4.1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| 第28-29页 |
2.4.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| 第29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3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分析 | 第34-53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特定频率下的粘弹性性能分析 | 第34-43页 |
3.2.1 网格划分策略(问题描述) | 第35-36页 |
3.2.2 颗粒体分比对粘弹性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3.2.3 颗粒形状对粘弹性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2.4 颗粒排布形式对粘弹性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3.3 全频率下三参数对粘弹性性能的影响 | 第43-52页 |
3.3.1 时域和频域下粘弹性问题的本构方程 | 第43-46页 |
3.3.2 全频率下三参数对颗粒夹杂复合材料阻尼比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3.3.3 理论推导全频率下交点问题 | 第51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粘弹性板结构的渐近均匀化方法的新实现方法 | 第53-68页 |
4.1 引言 | 第53页 |
4.2 周期性粘弹性板结构的渐近均匀化方法 | 第53-60页 |
4.2.1 基于均匀化方法的粘弹性性能预测方法 | 第53-57页 |
4.2.2 有限元列式 | 第57-60页 |
4.3 预测板壳结构粘弹性性能的均匀化方法的新实现方法 | 第60-65页 |
4.3.1 获得板壳结构单位应变对应的载荷向量的求解方法 | 第60-62页 |
4.3.2 求解板壳结构有限元形式单胞方程的方法 | 第62-64页 |
4.3.3 求解板壳结构等效复模量的新实现方法 | 第64-65页 |
4.4 数值算例 | 第65-67页 |
4.4.1 均匀各向同性板 | 第65-66页 |
4.4.2 桁架格栅夹芯的夹层板 | 第66-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5 新型负泊松比材料的弹性波带隙性质研究 | 第68-87页 |
5.1 引言 | 第68页 |
5.2 新型低孔隙率负泊松比材料的提出 | 第68-69页 |
5.3 新型低孔隙率材料几何参数对泊松比的影响 | 第69-73页 |
5.3.1 孔的弦长与材料等效泊松比的关系 | 第70-71页 |
5.3.2 孔的长细比与材料等效泊松比的关系 | 第71-73页 |
5.4 新型负泊松比结构的数值模拟 | 第73-76页 |
5.5 含异形孔的低孔隙率试件制备及实验验证 | 第76-80页 |
5.5.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| 第76-77页 |
5.5.2 钢结构件的制备及实验验证 | 第77-79页 |
5.5.3 软材料结构件的制备及实验验证 | 第79-80页 |
5.6 新型负泊松比材料的弹性波带隙性质研究 | 第80-86页 |
5.6.1 Floquet-bloch理论 | 第80-83页 |
5.6.2 新型负泊松比材料的频散关系 | 第83-86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总结与结论 | 第8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