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6-13页 |
1.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| 第6-8页 |
1.1.1 麦克卢汉其人其说 | 第6-7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及发展动态分析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发展动态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2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| 第13-18页 |
2.1 时代背景 | 第13-15页 |
2.1.1 传统媒介渐趋没落 | 第13-14页 |
2.1.2 电子技术异军突起 | 第14-15页 |
2.2 理论渊源 | 第15-18页 |
2.2.1 思想导师伊尼斯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2.2.2 芒福德传播技术观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3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8页 |
3.1 理解媒介 | 第18-23页 |
3.1.1 媒介延伸论 | 第18-20页 |
3.1.2 媒介讯息论 | 第20-21页 |
3.1.3“地球村” | 第21-23页 |
3.2 媒介技术演进的趋势及其社会功能 | 第23-28页 |
3.2.1 媒介技术演进的趋势 | 第23-24页 |
3.2.2 文化“内爆”与后视镜理论 | 第24-26页 |
3.2.3 媒介技术的社会功能 | 第26-28页 |
4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评析 | 第28-34页 |
4.1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的贡献与缺陷 | 第28-31页 |
4.1.1“重视技术力量的先知” | 第28-29页 |
4.1.2“科学性的缺乏” | 第29-30页 |
4.1.3“技术决定论”的窠臼 | 第30-31页 |
4.2 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思想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4.2.1 媒介技术哲学的引领者 | 第31-32页 |
4.2.2“麦克卢汉现象” | 第32-34页 |
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