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3.2 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的基本理论 | 第13-20页 |
2.1 政府采购的基本理论 | 第13-16页 |
2.1.1 政府采购的概念 | 第13页 |
2.1.2 政府采购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2.1.3 政府采购的功能 | 第14-16页 |
2.2 行政法规制的概念与特征 | 第16-17页 |
2.2.1 规制与行政规制 | 第16-17页 |
2.2.2 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的特征 | 第17页 |
2.3 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3.1 国家干预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.2 寻租行为规制理论 | 第18页 |
2.3.3 政府职能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0-29页 |
3.1 我国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现状(以江苏省为例) | 第20-23页 |
3.2 我国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2.1 规制主体方面 | 第23-24页 |
3.2.2 规制依据方面 | 第24-25页 |
3.2.3 规制对象方面 | 第25-27页 |
3.2.4 规制程序方面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域外比较 | 第29-35页 |
4.1 域外政府采购法律规制经验 | 第29-33页 |
4.1.1 国际组织对政府采购的法律规制 | 第29-31页 |
4.1.2 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采购的法律规制 | 第31-33页 |
4.2 域外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我国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的建议 | 第35-45页 |
5.1 健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 | 第35-37页 |
5.1.1 完善法律相关配套措施 | 第35页 |
5.1.2 协调《政府采购法》与《招标投标法》适用冲突 | 第35-36页 |
5.1.3 加快与WTO《政府采购协议》衔接 | 第36-37页 |
5.2 健全政府采购监管约束机制 | 第37-40页 |
5.2.1 发挥规制主体的监督作用 | 第37-38页 |
5.2.2 加强对规制对象的监管 | 第38-40页 |
5.3 完善政府采购供应商救济制度 | 第40-43页 |
5.3.1 完善政府采购行政救济制度 | 第40-41页 |
5.3.2 完善政府采购司法救济制度 | 第41-43页 |
5.4 完善政府采购程序配套措施 | 第43-45页 |
5.4.1 建立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机制 | 第43页 |
5.4.2 完善政府电子化采购机制 | 第43页 |
5.4.3 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