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和邮电经济管理法令论文

民用无人机侵权法律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文献综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创新点第14-16页
第二章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界定第16-26页
    2.1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内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民用无人机的概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法律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侵权行为的短时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侵权主体的隐蔽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损害后果的危害性第19-20页
    2.3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侵害客体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隐私权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空间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民用无人机坠落致人身损害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民用无人机坠落致财产损害第24-26页
第三章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责任认定和承担第26-34页
    3.1 责任主体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确定侵权责任主体的依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相关主体间的责任分配规则第26-30页
    3.2 归责原则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传统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民用无人机侵权的分类归责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责任承担方式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侵犯空间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无人机坠落致害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3-34页
第四章 民用无人机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4.1 “人机分离”引发责任主体难以确定的问题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人机分离”的含义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原因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标准缺失引发的问题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原因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3 责任分担制度缺失引发的问题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原因分析第38-40页
第五章 完善民用无人机侵权责任认定和承担的制度构想第40-46页
    5.1 建立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制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域外借鉴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立我国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制度的建议第41页
    5.2 建立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标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现有实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标准的内容第42页
    5.3 建立民用无人机强制保险制度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民用无人机强制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建立民用无人机强制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第43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2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航空运输延误相关法律问题研究
下一篇:政府采购行政法规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