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2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1页 |
1.1 食品抗氧化剂及其检测 | 第17-19页 |
1.1.1 食品抗氧化剂 | 第17-18页 |
1.1.2 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(MIECS) | 第19-27页 |
1.2.1 分子印迹技术 | 第19-21页 |
1.2.2 基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| 第21-25页 |
1.2.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| 第25-26页 |
1.2.4 MIECS的类型及制备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3 抗氧化剂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| 第27-28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28-31页 |
1.4.1 选题意义 | 第28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8页 |
1.4.3 创新点 | 第28-31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1-37页 |
2.1 试剂及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31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31-32页 |
2.2 实验内容 | 第32-35页 |
2.2.1 电聚合法构建基于MWCNT的特丁基对苯二酚MIECS | 第32-33页 |
2.2.2 基于SiO_2构建4-己基间苯二酚的MIECS | 第33-34页 |
2.2.3 基于MWCNT构建没食子酸丙酯MIECS | 第34-35页 |
2.3 表征方法 | 第35页 |
2.4 电化学测试 | 第35-37页 |
2.4.1 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测试 | 第36页 |
2.4.2 MIECS性能测试 | 第36页 |
2.4.3 实际样品中的检测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电聚合法构建基于MWCNT的特丁基对苯二酚MIECS及应用 | 第37-47页 |
3.1 MIP/MWCNT/GCE制备条件的优化 | 第37-38页 |
3.2 模板分子TBHQ的洗脱表征 | 第38-40页 |
3.4 MIECS的CV和EIS测试 | 第40-42页 |
3.5 线性范围 | 第42-44页 |
3.6 特异选择性 | 第44-45页 |
3.7 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| 第45页 |
3.8 实际样品中TBHQ测试 | 第45-46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基于SiO_2构建4-己基间苯二酚的MIECS及应用 | 第47-55页 |
4.1 功能单体与4-HR分子间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4.2 模板分子4-HR的洗脱表征 | 第48页 |
4.3 分子印迹材料的红外表征 | 第48-49页 |
4.4 MIECS的CV和EIS测试 | 第49-51页 |
4.5 线性范围 | 第51-53页 |
4.6 特异选择性 | 第53页 |
4.7 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| 第53-54页 |
4.8 实际样品中4-HR测试 | 第54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基于MWCNT构建没食子酸丙酯MIECS及应用 | 第55-65页 |
5.1 功能单体PEI和PG分子间作用 | 第55-56页 |
5.2 模板分子PG的洗脱表征 | 第56页 |
5.3 MIP的红外和XRD表征 | 第56-58页 |
5.4 MIECS的CV和EIS测试 | 第58-60页 |
5.5 电解液pH对PG检测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6 线性检测范围 | 第61-62页 |
5.7 特异选择性 | 第62-63页 |
5.8 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| 第63页 |
5.9 实际样品中PG测试 | 第63页 |
5.10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结论 | 第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