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地方政府自觉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问题缘起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三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四、创新与不足第14-15页
    五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、困难第15-16页
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工具第16-24页
    一、相关概念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治理能力现代化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地方政府自觉第19-21页
    二、理论视角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治理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责任政府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主观能动性理论第22-24页
第二章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自觉的特征与存在问题第24-32页
    一、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自觉的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二、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自觉存在的问题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选择性治理”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地方政府责任感缺乏,政府形象受损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“不出事”的稳定逻辑成为地方治理中的常态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地方政府治理经常陷入“集体行动的逻辑”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干部考核机制制约政府自觉的发展第30-32页
第三章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自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一、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角色认识不清,缺乏深刻的角色认知第32-33页
    二、治理理念及政府自觉观念淡薄第33-34页
    三、政府人员治理能力欠缺,出现“本领恐慌”现象第34-35页
    四、缺乏多主体间的参与与协作第35-36页
    五、现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落后第36-38页
第四章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地方政府自觉的实现路径第38-46页
    一、从政府自身的角度出发加强地方政府自觉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认清角色定位,践行角色职责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增强地方政府对地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加强政府自觉,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治理团队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加强伦理道德建设,建设服务型政府第41-42页
    二、从社会向度加强地方政府自觉建设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培育多元社会组织,实现良好互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积极扩大公民参与,实现良好治理第43-44页
    三、从制度体系角度加强地方政府自觉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建立一套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政府自觉绩效考核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建立现代化的应急管理系统第45-46页
结论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2页
    一、著作类第47-48页
    二、期刊、报纸类第48-51页
    三、重要讲话第51-52页
攻读硕士期间论文的发表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税务机关人才激励机制研究--以苏州园区地税为例
下一篇: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研究--基于汶川与雅安地震中的联合行动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