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1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21页 |
1.4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的思路 | 第21-23页 |
1.4.1 研究的方法 | 第21页 |
1.4.2 研究的思路 | 第21-23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 | 第24-31页 |
2.1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研究的概念阐述 | 第24-25页 |
2.1.1 消费 | 第24页 |
2.1.2 消费观 | 第24-25页 |
2.1.3 绿色消费观 | 第25页 |
2.1.4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 | 第25页 |
2.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内容 | 第25-27页 |
2.2.1 环境伦理学的教育 | 第25-26页 |
2.2.2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| 第26页 |
2.2.3 绿色消费基础知识的普及 | 第26-27页 |
2.2.4 绿色消费行为习惯的养成 | 第27页 |
2.3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研究的基础理论 | 第27-30页 |
2.3.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 | 第27-28页 |
2.3.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3.3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现状分析 | 第31-53页 |
3.1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取得的成绩 | 第31-35页 |
3.1.1 大学生对绿色消费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| 第31-32页 |
3.1.2 部分高校将绿色消费观培育内容纳入课程 | 第32-33页 |
3.1.3 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观的培育态度积极 | 第33-35页 |
3.2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4页 |
3.2.1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效果不佳 | 第35-39页 |
3.2.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内容不全面 | 第39-41页 |
3.2.3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氛围不良 | 第41-42页 |
3.2.4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方法不足 | 第42-44页 |
3.3 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4-52页 |
3.3.1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内容尚未形成体系 | 第44-46页 |
3.3.2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方法探索滞后 | 第46-48页 |
3.3.3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保障条件欠缺 | 第48-50页 |
3.3.4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环境尚未建立 | 第50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对策 | 第53-65页 |
4.1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原则 | 第53-55页 |
4.1.1 主体性原则 | 第53页 |
4.1.2 渗透性原则 | 第53-54页 |
4.1.3 全面性原则 | 第54页 |
4.1.4 地域性原则 | 第54-55页 |
4.2 加强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路径 | 第55-64页 |
4.2.1 完善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内容体系 | 第55-57页 |
4.2.2 探索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方法 | 第57-59页 |
4.2.3 优化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保障条件 | 第59-61页 |
4.2.4 打造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环境 | 第61-6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