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发展前景和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发展现状 | 第8-9页 |
1.3 课题背景 | 第9-12页 |
1.3.1 系统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3.2 系统目标 | 第12页 |
1.4 技术解决方案 | 第12-16页 |
1.4.1 系统组成 | 第12-13页 |
1.4.2 系统特点 | 第13页 |
1.4.3 关键技术 | 第13-15页 |
1.4.4 结构分析 | 第15-16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系统通信监控网络 | 第17-35页 |
2.1 网络构成 | 第17-20页 |
2.2 数据管理层网络 | 第20-25页 |
2.2.1 工业以太网介绍 | 第20页 |
2.2.2 西门子SIMATIC NET | 第20-23页 |
2.2.3 SIMATIC NET 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| 第23-25页 |
2.3 现场总线的选型 | 第25-30页 |
2.3.1 PROFIBUS 简介 | 第25-26页 |
2.3.2 PROFIBUS 特点 | 第26页 |
2.3.3 PROFIBUS 的工业应用 | 第26-27页 |
2.3.4 本系统中的PROFIBUS 网络 | 第27-30页 |
2.4 网络安全功能 | 第30-33页 |
2.4.1 PROFIsafe 的基本特征 | 第30-31页 |
2.4.2 PROFIsafe 的安全原理 | 第31-32页 |
2.4.3 PROFIsafe 的故障安全保护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交通诱导系统 | 第35-49页 |
3.1 交通诱导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35-36页 |
3.2 基本控制模式 | 第36-37页 |
3.3 交通控制系统设备 | 第37-48页 |
3.3.1 车检器 | 第38-41页 |
3.3.2 情报板 | 第41-43页 |
3.3.3 交通信号灯和车道指示灯 | 第43-44页 |
3.3.4 串口通讯处理 | 第44-4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照明控制系统 | 第49-53页 |
4.1 系统构成 | 第49页 |
4.2 控制模式 | 第49-51页 |
4.3 照明回路保护 | 第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通风控制系统 | 第53-61页 |
5.1 系统构成 | 第53-54页 |
5.2 控制原则 | 第54页 |
5.3 控制方案 | 第54-60页 |
5.3.1 隧道通风的智能控制 | 第55-57页 |
5.3.2 风机及电网保护的程序实现 | 第57-59页 |
5.3.3 风机的变频控制 | 第59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六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 | 第61-67页 |
6.1 Wincc 性能特点 | 第61-62页 |
6.2 通讯配置 | 第62-63页 |
6.3 基本操作 | 第63-64页 |
6.4 自诊断功能 | 第64页 |
6.5 安全防御功能 | 第64-65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67-69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67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附录1 情报板通讯协议 | 第71-74页 |
附录2 车检器通讯协议 | 第74-75页 |
附录3 HMI 部分画面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