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蛋白型微生物絮凝剂对卡马西平的去除效能和机制解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6-40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PPCPs简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体中的PPCPs及其来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PCPs对环境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1.3 卡马西平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体中卡马西平的污染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体中卡马西平污染的治理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1.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第2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资源特性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工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微生物絮凝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35-36页
    1.5 课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课题来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主要研究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技术路线第38-40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-5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仪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41-4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种选育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菌种多相分类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产絮菌基本特性测定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微生物絮凝剂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PPCPs的检测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卡马西平的实验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化学絮凝剂去除卡马西平的实验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卡马西平的机制解析方法第49-50页
第3章 产絮菌种质资源库的构建及J-1生长发酵特性第50-7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3.2 产絮菌代表菌株的选育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细菌类产絮菌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酵母菌类产絮菌第54-57页
    3.3 产絮菌种质资源库的构建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构建原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构建方法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使用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高效蛋白类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择第61页
    3.4 产絮菌J-1的生长特性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生长曲线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生长状态与絮凝活性的关系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遗传稳定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产絮菌J-1的生长动力学第64-66页
    3.5 产絮菌J-1发酵过程的优化第66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环境因子对产絮菌J-1发酵能力的影响第66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发酵参数的优化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产絮菌J-1发酵合成微生物絮凝剂MFX的动力学第74-7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的制备与表征第77-9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7页
    4.2 微生物絮凝剂MFX活性成分的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活性成分的分布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活性成分的化学特征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活性成分的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4.3 微生物絮凝剂MFX活性成分的提取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有机溶剂的选择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因素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活性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活性成分提取前后的变化第86-87页
    4.4 微生物絮凝剂MFX活性成分的表征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表面形貌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稳定性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分子量分布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官能团分析第91-9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3-94页
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卡马西平的处理效能第94-12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4页
    5.2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水中PPCPs的去除效果第94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对水中磺胺甲恶唑的去除效果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对水中雌激素的去除效果第97-101页
    5.3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卡马西平的影响因素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pH值对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絮凝剂投加量对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助凝剂投加量对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反应时间对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温度对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影响第104-105页
    5.4 化学絮凝剂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05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无机化学絮凝剂硫酸铝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无机化学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有机阴离子型化学絮凝剂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有机阳离子型化学絮凝剂对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五种絮凝剂对水中卡马西平去除效果的对比分析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水中卡马西平的条件优化第113-115页
    5.5 微生物絮凝剂对实际废水中卡马西平的去除效果第115-12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1-122页
第6章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卡马西平的去除机制第122-147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22页
    6.2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卡马西平的絮凝行为分析第122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絮体的形成破碎恢复情况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不同絮凝剂投加量对絮体形成过程的影响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不同pH值对絮体形成过程的影响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微生物絮凝剂MFX去除卡马西平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第128-129页
    6.3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卡马西平吸附作用类型的分析第129-13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卡马西平解吸附的效果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微生物絮凝剂MFX吸附、解吸附卡马西平前后的形态变化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卡马西平在吸附和解吸附过程中的转移情况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微生物絮凝剂MFX吸附卡马西平前后物质的变化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微生物絮凝剂MFX吸附卡马西平前后官能团的变化第137-138页
    6.4 微生物絮凝剂MFX对卡马西平吸附过程的拟合第138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吸附动力学第138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吸附热力学第141-145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145-147页
结论第147-149页
参考文献第149-16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5-168页
致谢第168-169页
个人简历第169页

论文共1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ARS-CoV刺突蛋白及其片段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凋亡机制的初步探讨
下一篇:聚硅氮烷陶瓷先驱体的光固化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