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学前教育、幼儿教育论文--幼儿园管理论文

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标准的研制--以湖南省为样本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.绪论第14-33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通过质量监测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制保教质量监测标准是开展质量监测的关键第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保教质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保教质量监测标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第18-19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文献综述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第29-30页
    1.5 研究设计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研究思路第32-33页
2.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理论构想第33-39页
    2.1 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调查对象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调查材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调查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2.2 对保教质量相关文献的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结构性质量的文献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过程性质量的文献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对结果性质量的文献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2.3 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初步形成第37-39页
3.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项目分析第39-56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对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材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数据处理方式第40页
    3.2 项目质量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描述统计评估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极端分组比较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项总相关法第44-46页
    3.3 因素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53-56页
4.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信效度检验第56-60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研究对象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材料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处理方式第57页
    4.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度检验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效度检验第58-60页
5.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权重计算第60-68页
    5.1 主成分分析法第60页
    5.2 指标的计算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指标在各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指标在综合得分模型中的系数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处理第65-66页
    5.3 指标权重表的呈现第66-68页
6.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评定等级第68-75页
    6.1 编写评定等级的目的第68页
    6.2 编写评定等级的原则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一致性原则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可行性原则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独立性原则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发展性原则第70页
    6.3 编写评定等级的依据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各省市的幼儿园评估标准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幼儿园的实践情况第72-73页
    6.4 编写评定等级的过程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初步确定评定等级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修订和完善评定等级第73-74页
    6.5 评定等级的表现形式第74-75页
7.讨论第75-82页
    7.1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结构划分的合理性第75-76页
    7.2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标准化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表述的精准性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因素分析第77-79页
    7.3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权重的设置第79-80页
    7.4 关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评定等级第80-82页
8.总结第82-85页
    8.1 结论第82页
    8.2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树立系统的保教质量监测观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开展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标准化检验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8.2.3 设置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权重第83页
        8.2.4 采取“四等级式”的评定等级第83页
    8.3 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s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科学性有待提高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保教质量监测指标权重设置的方法略显单一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8.3.3 保教质量监测指标的评定等级有待完善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8.3.4 保教质量监测标准未得到实践的检验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0页
附件一第90-91页
附件二第91-93页
附件三第93-95页
附件四第95-12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23-124页
致谢第124-125页

论文共12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办幼儿园成长之路--以株洲市C园为个案
下一篇:湖南省幼儿园教育“小学化”现状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