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. 引言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1.3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6-22页 |
2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6-19页 |
2.1.1 电子商务立法的方向 | 第16页 |
2.1.2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类别 | 第16-17页 |
2.1.3 跨境电子商务立法的原则 | 第17-19页 |
2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9-22页 |
2.2.1 跨境电子商务立法监管的对象 | 第19-21页 |
2.2.2 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的监管 | 第21-22页 |
3. 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1 他国跨境电子商务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2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3 跨境电子商务立法的主要思路 | 第25-27页 |
4.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立法的国际比较 | 第27-40页 |
4.1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立法 | 第27-36页 |
4.1.1 欧洲的立法 | 第27-32页 |
4.1.2 美国的立法 | 第32-34页 |
4.1.3 亚洲与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34-36页 |
4.2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立法探索 | 第36-38页 |
4.3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立法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8-40页 |
5.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环境立法的国际比较 | 第40-73页 |
5.1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支持的立法 | 第40-46页 |
5.1.1 欧洲的立法 | 第40-43页 |
5.1.2 美国的立法 | 第43-44页 |
5.1.3 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44-46页 |
5.2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支持的立法探索 | 第46-49页 |
5.3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环境的立法 | 第49-52页 |
5.3.1 欧洲的立法 | 第49-51页 |
5.3.2 美国的立法 | 第51-52页 |
5.3.3 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52页 |
5.4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立法探索 | 第52-54页 |
5.5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 | 第54-61页 |
5.5.1 欧洲的立法 | 第54-57页 |
5.5.2 美国的立法 | 第57-59页 |
5.5.3 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59-61页 |
5.6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探索 | 第61-62页 |
5.7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纠纷处理的立法 | 第62-68页 |
5.7.1 欧洲的立法 | 第62-66页 |
5.7.2 美国的立法 | 第66-67页 |
5.7.3 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67-68页 |
5.8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纠纷处理的立法探索 | 第68-69页 |
5.9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环境立法的比较与分析 | 第69-73页 |
6. 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的国际比较 | 第73-82页 |
6.1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关税的立法 | 第73-76页 |
6.1.1 欧洲的立法 | 第73-74页 |
6.1.2 美国的立法 | 第74-75页 |
6.1.3 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75-76页 |
6.2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关税的立法探索 | 第76页 |
6.3 国际对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的立法 | 第76-80页 |
6.3.1 欧洲的立法 | 第76-78页 |
6.3.2 美国的立法 | 第78页 |
6.3.3 亚洲与澳大利亚的立法 | 第78-80页 |
6.4 国内对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的立法探索 | 第80页 |
6.5 跨境电子商务税法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| 第80-82页 |
7. 完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立法的建议 | 第82-95页 |
7.1 对交易主体的健全监管 | 第82-84页 |
7.2 信息和隐私的全方位保护 | 第84-85页 |
7.3 信用制度的健全和丰富 | 第85-87页 |
7.4 在线交易纠纷解决机制的设立 | 第87-89页 |
7.5 建立新型跨境电子商务税收法规 | 第89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