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概述 | 第8-18页 |
1.1 腐败现象的概念 | 第8-11页 |
1.1.1 腐败现象的界定 | 第8-9页 |
1.1.2 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| 第9-11页 |
1.2 腐败现象的危害 | 第11-14页 |
1.2.1 对国家政权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1.2.2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| 第12-13页 |
1.2.3 对人民根本利益的危害 | 第13-14页 |
1.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反腐败斗争经验总结 | 第14-18页 |
1.3.1 三代领导集体反腐败思想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3.2 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斗争策略思想的形成及特点 | 第16-18页 |
2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探析 | 第18-27页 |
2.1 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| 第18-22页 |
2.1.1 腐朽阶级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 | 第18页 |
2.1.2 党内民主监督不力 | 第18-19页 |
2.1.3 市场经济的重利性 | 第19-22页 |
2.2 腐败现象产生的现实根源 | 第22-23页 |
2.2.1 经济转型期制度约束松动 | 第22页 |
2.2.2 多重利益机制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 腐败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 | 第23-27页 |
2.3.1 自发的政治心理因素 | 第24-25页 |
2.3.2 传统的政治心理定势 | 第25-26页 |
2.3.3 政治心理失衡和扭曲 | 第26-27页 |
3 建立健全惩防并重的反腐败体系 | 第27-36页 |
3.1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| 第27-30页 |
3.1.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,提高党员队伍战斗力 | 第27-28页 |
3.1.2 开展党风党纪教育,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 | 第28-30页 |
3.1.3 探索反腐倡廉教育的规律性,提高教育效果 | 第30页 |
3.2 发挥制度建设在反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| 第30-33页 |
3.2.1 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| 第30-31页 |
3.2.2 完善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 | 第31-32页 |
3.2.3 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制度 | 第32页 |
3.2.4 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| 第32-33页 |
3.3 强化监督,提高反腐败效果 | 第33-36页 |
3.3.1 加强对领导机关、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| 第33页 |
3.3.2 要加强对重点工作环节和重要权力行使的监督 | 第33-34页 |
3.3.3 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,提高监督的整体效果 | 第34-36页 |
结论 | 第36-4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