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导言 | 第10-16页 |
1.1 行政立法和行政立法效益的内涵释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行政立法的涵义 | 第10页 |
1.1.2 行政立法成本与行政立法效益的内涵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行政立法效益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行政立法效益的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行政立法效益的现实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 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的依据 | 第16-23页 |
2.1 国外行政立法经济效益分析的思想观点 | 第16-20页 |
2.1.1 法经济学的思想流派与其主要观点 | 第16-18页 |
2.1.2 法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1.3 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0页 |
2.2 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的实践经验 | 第20-23页 |
2.2.1 国外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的经验借鉴 | 第20-21页 |
2.2.2 我国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的实践尝试 | 第21-23页 |
3 我国行政立法的现状审视 | 第23-29页 |
3.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立法取得的成就 | 第23-25页 |
3.1.1 我国行政立法的阶段性发展 | 第23-24页 |
3.1.2 我国行政立法的成就 | 第24页 |
3.1.3 我国行政立法与政府体制改革的互动 | 第24-25页 |
3.2 我国现阶段行政立法中效益分析缺失的表现 | 第25-27页 |
3.2.1 行政立法效益观念淡漠 | 第25页 |
3.2.2 行政立法重量轻质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2.3 行政立法技术落后 | 第26-27页 |
3.3 我国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缺失的原因和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3.1 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缺失的原因 | 第27-28页 |
3.3.2 行政立法效益分析缺失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4 行政立法效益的法经济学分析 | 第29-44页 |
4.1 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| 第29-32页 |
4.1.1 行政立法的成本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1.2 行政立法的效益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 行政立法的模型诠释 | 第32-44页 |
4.2.1 行政立法的法经济学宏观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2.2 行政立法的法经济学微观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.3 行政立法的实证案例分析 | 第39-44页 |
5 行政立法效益的实现 | 第44-56页 |
5.1 行政立法的多元价值与效益优先的引领 | 第44-45页 |
5.1.1 行政立法多元价值的衡平 | 第44页 |
5.1.2 行政立法效益价值的引领 | 第44-45页 |
5.2 行政立法效益实现的制度保障 | 第45-49页 |
5.2.1 改革和完善行政立法体制 | 第45-46页 |
5.2.2 引入行政立法成本控制机制 | 第46-47页 |
5.2.3 行政立法效益实现的立法技术支撑 | 第47-48页 |
5.2.4 强化行政立法监督机制 | 第48-49页 |
5.3 行政立法寻租现象的制度防范 | 第49-52页 |
5.3.1 行政规章立法寻租的特点 | 第49-50页 |
5.3.2 行政立法寻租问题的现实思考 | 第50-51页 |
5.3.3 行政规章立法寻租的根源和解决措施 | 第51-52页 |
5.4 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中的行政立法效益评估 | 第52-56页 |
5.4.1 行政立法评估的指导原则 | 第52-53页 |
5.4.2 对行政立法进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估的原则下的各项标准 | 第53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