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——从光影“技术”看光影“设计” | 第12-14页 |
1.4 展览空间概念限定 | 第14-15页 |
1.5 论文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6 论文框架 | 第17-18页 |
1.7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关于光影的理论综述 | 第20-30页 |
2.1 光影艺术 | 第20-23页 |
2.1.1 光艺术 | 第20-22页 |
2.1.2 影艺术 | 第22-23页 |
2.1.3 光与影的关系 | 第23页 |
2.2 基于光影下的人的心理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2.1 人对光的本能感知 | 第23-24页 |
2.2.2 光影与人体工程学 | 第24-25页 |
2.2.3 光影环境下人的心理变化 | 第25-26页 |
2.3 光影与展览空间 | 第26-28页 |
2.4 光影在展览空间设计中的演变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光影与展览空间意境的营造 | 第30-57页 |
3.1 意境的概念 | 第30-35页 |
3.1.1 空间的意境 | 第30-33页 |
3.1.2 意境的表达形式 | 第33-35页 |
3.2 光影的塑造手段 | 第35-44页 |
3.2.1 光影与灯具 | 第36-37页 |
3.2.2 光照角度与光影 | 第37-39页 |
3.2.3 光影在不同场景的处理手法 | 第39-42页 |
3.2.4 光影艺术与空间造型 | 第42-44页 |
3.3 光影在展览空间中的视觉语言体验 | 第44-51页 |
3.3.1 光影在展览空间的视觉表达形式 | 第44-49页 |
3.3.2 展览空间中光影的视觉艺术效果 | 第49-51页 |
3.4 光影在展览空间的情感体验 | 第51-57页 |
3.4.1 从光影的视觉语言到心理语言 | 第51-53页 |
3.4.2 光影赋予的心理寄托性 | 第53-54页 |
3.4.3 光影赋予的心理情感联想 | 第54-55页 |
3.4.4 光影对心理环境的塑造性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展览空间中光影与技艺结合之美 | 第57-85页 |
4.1 光影艺术在展览空间与材质的对接之美 | 第57-62页 |
4.1.1 光影展示中材质的多样化 | 第58-59页 |
4.1.2 光影条件下展览空间材质表现的特征 | 第59-60页 |
4.1.3 材质在光影艺术下的质感效果 | 第60-62页 |
4.2 光影艺术在展览空间与色彩的融合之美 | 第62-66页 |
4.2.1 光影艺术与色彩的相互联系 | 第62-64页 |
4.2.2 光影与色彩的视觉心理 | 第64-65页 |
4.2.3 光影与色彩在展览空间中的运用 | 第65-66页 |
4.3 光影与多媒体互动设计的结合之美 | 第66-76页 |
4.3.1 多媒体互动体验与展览设计 | 第67-68页 |
4.3.2 多媒体的互动与体验设计的特点 | 第68-70页 |
4.3.3 展览设计中的传媒互动设计的应用 | 第70-73页 |
4.3.4 光影多媒体互动设计在展览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| 第73-75页 |
4.3.5 多媒体光影运用的弊端 | 第75-76页 |
4.4 光影艺术与空间构件 | 第76-77页 |
4.5 光影对展览空间的影响 | 第77-85页 |
4.5.1 光影艺术在展览空间中的特征 | 第77-78页 |
4.5.2 光影在展览设计中的发展方向 | 第78-80页 |
4.5.3 光影对展览空间设计的影响 | 第80-85页 |
第五章 光影艺术在展览空间的设计对策总结 | 第85-97页 |
5.1 光影在展览空间中的功能表现 | 第85-87页 |
5.1.1 光影在展览空间中的信息功能 | 第85-86页 |
5.1.2 光影在展览空间中的空间功能 | 第86-87页 |
5.2 光影在展览空间中的运用不当 | 第87-90页 |
5.2.1“光污染”问题的出现 | 第87-88页 |
5.2.2 能源使用的浪费 | 第88-89页 |
5.2.3 审美性和功能性的不协调 | 第89-90页 |
5.2.4 空间中光照的重复叠加 | 第90页 |
5.3 光影在展览空间设计中遵循的设计原则 | 第90-93页 |
5.3.1 绿色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 | 第91页 |
5.3.2 功能性设计原则 | 第91-92页 |
5.3.3 审美性设计原则 | 第92-93页 |
5.3.4 持续性设计原则 | 第93页 |
5.4 光影在展览空间设计中的设计对策案例分析 | 第93-9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7-100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97-98页 |
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98页 |
6.3 论文不足 | 第98页 |
6.4 展望 | 第98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