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 选题的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 选题的意义第9页
    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领域多元化方面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 成果数量及质量方面第11-12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(四) 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重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难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研究创新第12-13页
一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据第13-18页
    (一)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身的理论要求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新视野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思想政治课教学主体地位的设置及判断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素对教学主体的要求第14-15页
    (二)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义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 有利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生活素养第17-18页
二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及原因第18-30页
    (一)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状况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传统教学观的一枝独秀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学机制及评价体系的僵硬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第21-22页
    (二)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分析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未改变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师和学生较少参与社会实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学中缺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 对思想政治课缺乏正确认识第26-30页
三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第30-39页
    (一)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,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 把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的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第31-34页
    (二) 组织参与社会实践,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 教师的社会实践培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 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第34-35页
    (三) 转变传统师生角色,引领学生共建和谐师生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 突破传统教学“以师为本”理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建立和谐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第36页
    (四) 变革传统教学评价,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认识形势,寻找转变的机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 顺应形势,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37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1页
附录第41-43页
后记第43-4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课堂环境的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认知特征调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