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 | 第14页 |
第五节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一、长期借款 | 第16页 |
二、长期借款偿债风险控制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 | 第17-19页 |
一、财务杠杆 | 第17页 |
二、长期借款偿债能力 | 第17页 |
三、财务风险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能力发展现状 | 第19-26页 |
第一节 企业长期借款偿债能力财务表现 | 第19-23页 |
一、企业长期借款结构不合理及偿债能力弱 | 第19-20页 |
二、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利率上浮速度快,利息费用高 | 第20-21页 |
三、联泰企业长期借款资金利用率和盈利水平低 | 第21-22页 |
四、联泰企业的盈利能力弱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影响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能力的因素 | 第23-26页 |
一、联泰企业资本结构、负债结构不合理 | 第23页 |
二、联泰企业负债利息率相对较高 | 第23页 |
三、联泰企业存在经营风险 | 第23-24页 |
四、联泰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弱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的识别、评价及问题 | 第26-43页 |
第一节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的识别 | 第26-33页 |
一、识别联泰企业长期借款融资风险 | 第26-27页 |
二、识别联泰企业外部金融环境利率风险 | 第27-29页 |
三、识别联泰企业的经营收益风险 | 第29-32页 |
四、识别联泰企业资金回收风险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的评价 | 第33-38页 |
一、层次分析法 | 第33-34页 |
二、联泰企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三、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评价 | 第35-38页 |
第三节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一、融资渠道单一、负债融资基数大 | 第38-39页 |
二、债务增长过快、负债利息率上浮波动大 | 第39-40页 |
三、盈利水平低、资金来源不充足 | 第40-41页 |
四、长期借款本金偿还压力大 | 第41页 |
五、偿还本金后联泰企业资金链易断裂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控制的策略 | 第43-52页 |
第一节 预测利率、汇率变动趋势,合理安排负债融资 | 第43-45页 |
一、充分利用杠杆,坚持适度负债的原则 | 第43页 |
二、严格控制负债规模,实现合理负债结构 | 第43-44页 |
三、联泰企业融资战略与战略目标相匹配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优化资本结构,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| 第45页 |
第三节 优化负债结构,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改善资产结构,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| 第46-47页 |
第五节 联泰企业长期借款偿债风险的具体防范对策 | 第47-52页 |
一、联泰企业合并、开辟内部融资渠道 | 第47-48页 |
二、降低利息费用、提高经营效益 | 第48-49页 |
三、提高联泰企业营运能力、增加营业利润 | 第49页 |
四、重视经营性现金流、保持充足的资金来源 | 第49-50页 |
五、加快营运资金回收、强化现金管理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52-54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