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MODIS数据的黑龙江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| ·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9页 |
| ·可见光和近红外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·热红外方法 | 第12-15页 |
| ·可见光、近红外与热红外相结合的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微波法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资料处理 | 第21-28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1页 |
| ·研究区干旱发生状况 | 第21-22页 |
| ·数据获取与处理 | 第22-27页 |
| ·土壤湿度数据 | 第22-23页 |
| ·遥感数据 | 第23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三种干旱指数方法的适用性比较 | 第28-48页 |
| ·热惯量法的适用性研究 | 第28-33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8-29页 |
| ·模型的回归拟合和检验 | 第29-30页 |
| ·分析与讨论 | 第30-33页 |
| ·植被供水指数法的适用性研究 | 第33-38页 |
| ·植被供水指数法 | 第33页 |
| ·模型的回归拟合和检验 | 第33-35页 |
| ·分析与讨论 | 第35-38页 |
| ·能量指数法的适用性研究 | 第38-42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38页 |
| ·模型的回归拟合和检验 | 第38-40页 |
| ·分析与讨论 | 第40-42页 |
| ·三种干旱指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| 第42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能量指数旱情反演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48-78页 |
| ·10CM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48-51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48-49页 |
| ·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20CM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51-54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51-52页 |
| ·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50CM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| 第54-57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54-55页 |
| ·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不同深度模型的反演误差比较 | 第57-58页 |
| ·模型反演结果的输出与验证 | 第58-65页 |
| ·春季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58-61页 |
| ·夏季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61-63页 |
| ·秋季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| 第63-65页 |
| ·基于能量指数法的二元回归干旱监测模型的探讨 | 第65-77页 |
| ·春季二元监测模型的拟合和验证 | 第66-71页 |
| ·夏季二元监测模型的拟合和验证 | 第71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8页 |
| ·研究特色 | 第78-79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90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90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