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对流对水汽垂直输送的数值模拟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深对流对水汽垂直输送的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| 第9-12页 |
| ·观测分析 | 第9-10页 |
| ·数值模拟 | 第10-11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介绍 | 第13-26页 |
| ·WRF模式开发背景及主要构成 | 第13页 |
| ·模式的动力框架 | 第13-16页 |
| ·垂直坐标设置 | 第13-14页 |
| ·通量形式的欧拉方程组 | 第14页 |
| ·含水汽的欧拉方程组 | 第14-15页 |
| ·扰动控制方程组 | 第15-16页 |
| ·模式的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 | 第16-17页 |
| ·模式物理方案介绍 | 第17-26页 |
| ·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 | 第17-24页 |
| ·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| 第24-25页 |
| ·其它物理方案 | 第25-26页 |
| 第三章 澳大利亚深对流个例数值模拟 | 第26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26-27页 |
| ·个例及模拟方案 | 第27-29页 |
| ·个例实况 | 第27-28页 |
| ·模拟方案 | 第28-29页 |
| ·模拟结果验证 | 第29-33页 |
| ·云水平分布 | 第29-32页 |
| ·对流对水汽的垂直输送作用 | 第32-33页 |
| ·水汽垂直输送对云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| 第33-40页 |
| ·水汽输送通量 | 第33-37页 |
| ·对对流层上层湿度的作用 | 第37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青藏高原深对流个例分析 | 第41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41页 |
| ·个例及模拟方案 | 第41-42页 |
| ·个例实况 | 第41-42页 |
| ·模拟方案 | 第42页 |
| ·模拟结果的验证 | 第42-47页 |
| ·温度廓线特征值 | 第42-43页 |
| ·对流和降水 | 第43页 |
| ·云水平分布 | 第43-45页 |
| ·对流单体对水汽的垂直输送 | 第45-47页 |
| ·水汽垂直输送对云微物理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| 第47-54页 |
| ·水汽输送通量 | 第47-51页 |
| ·对对流层上层湿度的作用 | 第51-54页 |
| 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五章 气溶胶对深对流垂直输送水汽的影响 | 第55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55页 |
| ·试验方案 | 第55-56页 |
| 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6-63页 |
| ·结果验证 | 第56-57页 |
| ·降水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水汽通量分析 | 第59-61页 |
| ·对流层上层湿度分析 | 第61-63页 |
| ·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·创新点和展望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72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