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大气科学(气象学)论文--天气预报论文--预报方法论文--数值预报方法论文

飑线过程的集合预报初始扰动准则的制定及研究

目录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24页
   ·集合预报的研究意义及概念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集合预报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集合预报的概念第9页
   ·集合预报系统第9-20页
     ·初始扰动方法简介第9-13页
     ·数值预报模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集合预报产品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集合预报技巧检验和评价第16-20页
   ·中尺度集合预报研究的意义第20页
   ·中、小尺度集合预报的研究现状及基本问题第20-22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安排第22-24页
第二章 WRF模式简介第24-29页
   ·WRF模式简介第24页
   ·WRF模式动力框架第24-27页
     ·模式物理方案简介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第26-27页
   ·WRF模式的运行流程第27-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 飑线个例的模拟及研究第29-37页
   ·引言第29页
   ·个例简介第29-31页
     ·飑线定义第29-30页
     ·"07-4-23"广东地区飑线简介第30-31页
   ·试验方案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控制试验及定义域参数第31页
     ·初始扰动方案第31-33页
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·离散度第33页
     ·均方根误差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地面累积降水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概率预报第35页
     ·Bias与ETS评分第35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 飑线过程热、动力场分析对比及加扰准则的制定第37-51页
   ·引言第37页
   ·个例简介第37页
   ·方案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控制试验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初始扰动方案第38页
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离散度、均方根误差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地面累积降水第39-40页
     ·降水评分第40-41页
   ·环境场参数对飑线的影响第41-49页
     ·不稳定层结第42-47页
     ·风的垂直切变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粗理查森数的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·加扰准则的制定第48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五章 集合预报试验及加扰准则的适用性检验第51-58页
   ·个例简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"05-3-22"广东、广西地区飑线简介第51页
     ·"04-6-28"东北地区飑线简介第51-52页
   ·控制试验第52页
   ·初始扰动方案第52-53页
     ·不稳定层结第52页
     ·风的垂直切变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粗理查森数分析第53页
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均方根误差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地面累计降水第54-55页
     ·降水评分第55-56页
     ·ROC曲线第56页
   ·结论与讨论第56-58页
第六章 全文总结与讨论第58-61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·研究特色第59-60页
   ·问题与展望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论文附图第67-92页
作者简介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MODIS数据的黑龙江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研究
下一篇:多普勒雷达—自动雨量站定量降水估计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