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2.1 黑河流域水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2 土壤水文特征与土壤分形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2.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量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.2 土壤比水容重 | 第17页 |
2.2.3 土壤粒径分析 | 第17页 |
2.2.4 土壤容重与总孔隙度 | 第17-18页 |
2.2.5 土壤饱和导水率计算 | 第18页 |
2.2.6 土壤部分化学性质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高山草甸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分析 | 第19-51页 |
3.1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9-30页 |
3.1.1 土壤粒径分析 | 第19-22页 |
3.1.2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| 第22-24页 |
3.1.3 土壤的部分化学特性 | 第24-30页 |
3.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| 第30-39页 |
3.3 土壤持水性能 | 第39-43页 |
3.4 不同深度土壤的供水性能 | 第43-47页 |
3.5 土壤的饱和导水率 | 第47-48页 |
3.6 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容重的关系分析 | 第48-51页 |
第四章 土壤分形维数 | 第51-56页 |
4.1 土壤分形的基本原理 | 第51-53页 |
4.1.1 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土壤分形特征 | 第51页 |
4.1.2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模型 | 第51-53页 |
4.2 土壤分形维数计算与拟合 | 第53-5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6-59页 |
5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6-58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