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X”及其相关构式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| ·选题理由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| ·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"白X"的研究 | 第13-28页 |
| ·"白"的语用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·"X"的类型 | 第15-20页 |
| ·"X"为动词 | 第15-18页 |
| ·"X"为形容词 | 第18-20页 |
| ·"白X"的后续成分研究 | 第20-22页 |
| ·后续"了" | 第20页 |
| ·后续宾语 | 第20-21页 |
| ·后续补语 | 第21-22页 |
| ·"白X"的语义研究 | 第22-25页 |
| ·"白V"的语义研究 | 第23-25页 |
| ·"白A"的语义研究 | 第25页 |
| ·"白X"的语用意义类型 | 第25-28页 |
| ·表示庆幸 | 第26-27页 |
| ·表示认为不值得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构式"不X白不X"研究 | 第28-39页 |
| ·对"X"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句法分析 | 第29-35页 |
| ·结构划分 | 第30-31页 |
| ·句法功能 | 第31-35页 |
| ·构式意义 | 第35-36页 |
| ·"不V白不V"的构式意义 | 第35页 |
| ·"不A白不A"的构式意义 | 第35-36页 |
| ·语用功能 | 第36-39页 |
| ·劝说某人 | 第36-37页 |
| ·埋怨某人 | 第37页 |
| ·自我鼓励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构式"X(了)也白X"研究 | 第39-49页 |
| ·对"X"的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构式的句法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·结构划分 | 第41页 |
| ·句法功能 | 第41-45页 |
| ·构式意义 | 第45-47页 |
| ·"V(了)也白V"的构式意义 | 第45-47页 |
| ·"A(了)也白A"的构式意义 | 第47页 |
| ·语用功能 | 第47-49页 |
| ·劝说某人 | 第47-48页 |
| ·打击某人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构式"不X白不X,X了也白X"研究 | 第49-53页 |
| ·对"X"的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构式语义 | 第50页 |
| ·构式的表达效果 | 第50-53页 |
| ·A类构式的表达效果 | 第51页 |
| ·B类构式的表达效果 | 第51-53页 |
| 结语 | 第53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