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| 第15-21页 |
2.1 利率市场化概述 | 第15页 |
2.1.1 利率市场化含义 | 第15页 |
2.1.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| 第15页 |
2.2 中间业务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3 利率市场化推动中间业务发展 | 第16-18页 |
2.3.1 利率市场化前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比 | 第16-17页 |
2.3.2 利率市场化推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2.4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动因 | 第18-21页 |
2.4.1 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的缩小 | 第18-19页 |
2.4.2 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 | 第19页 |
2.4.3 竞争加剧后的转型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1-30页 |
3.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| 第21-22页 |
3.1.1 中间业务产品现状 | 第21-22页 |
3.1.2 中间业务规模现状 | 第22页 |
3.2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收入现状分析 | 第22-28页 |
3.2.1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现状 | 第22-23页 |
3.2.2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 | 第23-26页 |
3.2.3 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现状 | 第26-28页 |
3.3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3.3.1 商业银行同质化问题 | 第28页 |
3.3.2 新型中间业务占比不足以及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 | 第28页 |
3.3.3 金融脱媒的影响问题 | 第28-29页 |
3.3.4 专业人才及技术支持的问题 | 第29页 |
3.3.5 利率风险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30-40页 |
4.1 变量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4.2 数据的来源 | 第31页 |
4.3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| 第31-32页 |
4.4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2页 |
4.5 检验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5.1 平稳性检验 | 第32-33页 |
4.5.2 协整检验 | 第33-34页 |
4.6 全样本估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6.1 F检验 | 第34页 |
4.6.2 Hausman检验 | 第34页 |
4.6.3 回归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7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估计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8 股份制商业银行估计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9 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第5章 美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成功经验 | 第40-47页 |
5.1 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简述 | 第40页 |
5.2 中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比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3 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经验借鉴 | 第41-44页 |
5.3.1 花旗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| 第41-43页 |
5.3.2 摩根大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| 第43-44页 |
5.3.3 富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| 第44页 |
5.4 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4-47页 |
5.4.1 中间业务的发展刻不容缓 | 第44-45页 |
5.4.2 制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 | 第45页 |
5.4.3 提升服务技术水平 | 第45-47页 |
第6章 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发展思路 | 第47-52页 |
6.1 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中间业务 | 第47页 |
6.2 加大品牌建设,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中间业务发展方式 | 第47-48页 |
6.3 加大研发投入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| 第48页 |
6.4 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技术支持水平 | 第48页 |
6.5 积极开发中间业务重点领域 | 第48-49页 |
6.5.1 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 | 第48页 |
6.5.2 调整业务结构,着力发展各类新型中间业务 | 第48-49页 |
6.6 加强人才培养 | 第49-50页 |
6.7 快速进入互联网金融模式 | 第50-51页 |
6.7.1 建立“互联网+金融”模式 | 第50页 |
6.7.2 重点发展移动金融 | 第50-51页 |
6.8 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