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土力学、地基基础工程论文--地基基础论文--特殊形式基础论文

平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三维被动滑裂面形态的试验与数值模拟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7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依据及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模型试验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数值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理论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23-24页
第2章 平移模式下三维被动滑裂面的模型试验研究第24-42页
    2.1 试验模型设计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模型箱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加载系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量测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试验土样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保证土样孔隙比措施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墙土接触面的摩擦角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试验步骤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试验过程滑裂面形成的判别依据与标准第29页
    2.2 试验现象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三维滑裂面在主平面上的投影形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挡土墙后土体隆起形态第31-33页
    2.3 试验结果第33-39页
    2.4 分析与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空间滑裂面在主平面上的投影形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挡土墙宽度范围后滑裂面纵剖面的形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三维滑裂面空间形态第40-4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3章 平移模式下三维被动滑裂面的数值模拟第42-81页
    3.1 数值建模过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型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拟工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模型参数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计算过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数值计算过程滑裂面形成判别标准及依据第44-45页
    3.2 计算结果处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滑裂面形态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滑裂面主平面投影形态提取过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滑裂面提取过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滑裂面纵剖面与横剖面坐标选取第48页
    3.3 滑裂面在主平面的投影形态第48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挡土墙宽深比对主平面投影形态的影响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土体内摩擦角对投影形态的影响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墙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投影形态的影响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滑裂面主平面投影形态影响因素分析与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 3.4 滑裂面空间形态第67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各因素对滑裂面纵剖面形态的影响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各因素对滑裂面横剖面形态的影响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滑裂面纵剖面与横剖面形态分析与总结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三维滑裂面第79-8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第4章 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第81-90页
    4.1 试验工况数值模拟第81页
    4.2 主平面投影形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81-83页
    4.3 滑裂面空间形态第83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滑裂面纵剖面形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滑裂面横剖面形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滑裂面空间形态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8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8-90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0-92页
    5.1 主要结论第90-91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1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5-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背索双斜塔斜拉桥静力和整体稳定性分析
下一篇:冷弯薄壁C型钢桁架组合楼盖抗弯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