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春市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1 核心概念 | 第18-21页 |
2.1.1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1.2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| 第19页 |
2.1.3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 | 第19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2.2.1 公共经济学相关理论 | 第21页 |
2.2.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| 第21页 |
2.2.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| 第21-23页 |
3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现状 | 第23-37页 |
3.1 基本情况 | 第23-33页 |
3.1.1 提出背景 | 第23-27页 |
3.1.2 区域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1.3 规划内容 | 第28-33页 |
3.2 主要做法 | 第33-34页 |
3.3 阶段性成效 | 第34-37页 |
4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7-40页 |
4.1 现实基础的制约 | 第37页 |
4.2 体制机制的弊端 | 第37-38页 |
4.3 产业发展的限制 | 第38页 |
4.4 干部素养的瓶颈 | 第38-40页 |
5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启示及发展对策 | 第40-46页 |
5.1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经验启示 | 第40-41页 |
5.2 加快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41-44页 |
5.2.1 发展思路方面 | 第42-43页 |
5.2.2 发展举措方面 | 第43-44页 |
5.3 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| 第44-4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6.2 研究不足 | 第46-47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