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步电机参数辨识及自整定控制系统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电机参数辨识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电机参数整定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 | 第13-18页 |
1.3.1 dSPACE软件系统 | 第14-16页 |
1.3.2 dSPACE硬件系统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 | 第19-39页 |
2.1 异步电机物理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1-24页 |
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2.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2.3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坐标变换 | 第24-27页 |
2.3.1 Clarke变换 | 第24-26页 |
2.3.2 Park变换 | 第26-27页 |
2.4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 | 第27-29页 |
2.5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SVPWM | 第29-36页 |
2.5.1 空间矢量定义 | 第29-30页 |
2.5.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 | 第30-32页 |
2.5.3 扇区判断 | 第32-34页 |
2.5.4 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| 第34-36页 |
2.6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| 第36-38页 |
2.6.1 矢量控制仿真系统 | 第36-37页 |
2.6.2 矢量控制系统动态响应仿真 | 第37-38页 |
2.7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| 第39-53页 |
3.1 最小二乘辨识 | 第39-44页 |
3.1.1 最小二乘法 | 第39-41页 |
3.1.2 离散最小二乘法 | 第41-43页 |
3.1.3 递推最小二乘法 | 第43-44页 |
3.2 改进型最小二乘辨识 | 第44-46页 |
3.3 转动惯量辨识理论 | 第46-47页 |
3.4 异步电机转动惯量辨识仿真 | 第47-52页 |
3.4.1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仿真系统 | 第47-48页 |
3.4.2 电机起动和突加负载仿真 | 第48-51页 |
3.4.3 系统转动惯量辨识仿真 | 第51-52页 |
3.5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 | 第53-63页 |
4.1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理论 | 第53-57页 |
4.1.1 双闭环结构——电流环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1.2 双闭环结构——速度环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2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仿真 | 第57-62页 |
4.2.1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仿真系统 | 第57-59页 |
4.2.2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仿真结果 | 第59-62页 |
4.3 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与自整定实验 | 第63-78页 |
5.1 dSPACE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| 第63-68页 |
5.1.1 实验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4-66页 |
5.1.2 实验系统硬件设计 | 第66-68页 |
5.2 dSPACE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实验 | 第68-77页 |
5.2.1 ControlDesk软件设置 | 第68-70页 |
5.2.2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实验 | 第70-72页 |
5.2.3 异步电机参数自整定实验 | 第72-77页 |
5.3 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8-79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