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缩略词表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 地木耳的形态与分布 | 第11页 |
1.1 形态特征 | 第11页 |
1.2 生态分布 | 第11页 |
2. 陆生念珠藻的耐旱研究 | 第11-15页 |
2.1 干旱对念珠藻的可能影响 | 第12页 |
2.2 念珠藻的耐旱机制 | 第12-15页 |
3.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WspA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| 第16-24页 |
1. 前言 | 第16页 |
2. 材料和方法 | 第16-2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6页 |
2.2 地木耳基因组的提取 | 第16-17页 |
2.3 wspA基因在拟南芥超表达质粒中的构建 | 第17-18页 |
2.4 wspA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转化 | 第18-19页 |
2.5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| 第19-20页 |
2.6 wspA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转录 | 第20-21页 |
2.7 WspA蛋白在拟南芥中的鉴定 | 第21-22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22-24页 |
3.1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 | 第22页 |
3.2 WspA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和活性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WspA转基因植株的耐旱功能分析 | 第24-31页 |
1. 前言 | 第24页 |
2. 材料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1 拟南芥根长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2 拟南芥叶片丙二醛(MDA)含量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3 拟南芥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 | 第25页 |
2.4 WspA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定位 | 第25-26页 |
3. 实验结果 | 第26-31页 |
3.1 wsp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6页 |
3.2 wspA转基因植株的耐旱功能 | 第26-28页 |
3.3 WspA蛋白在拟南芥中的定位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WspA同源蛋白分析 | 第31-39页 |
1. 前言 | 第31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1 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| 第31页 |
2.2 蛋白诱导表达 | 第31-32页 |
2.3 SDS聚丙烯酰胺电泳 | 第32页 |
2.4 多克隆抗体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5 发菜、地木耳、葛仙米总蛋白提取 | 第33页 |
2.6 Western B1ot | 第33页 |
2.7 wspA同源基因的获得及分析 | 第33-34页 |
3、实验结果 | 第34-39页 |
3.1 WspA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| 第34-35页 |
3.2 发菜、葛仙米的WspA同源蛋白 | 第35-36页 |
3.3 几种念珠藻的wspA同源基因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| 第36-39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在学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