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系统论文--自动控制、自动控制系统论文

基于IEC61131-3标准的梯形图组态仿真平台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8页
   ·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·组态软件的发展历程第9页
     ·遵循IEC61131-3 国际标准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本平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-12页
   ·IEC61131-3 国际标准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 ·IEC61131-3 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·IEC61131-3 国际标准的特点第13页
   ·STAR-90 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·C++语言和 C++ Builder 6.0 平台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 ·C++语言的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C++ Builder 6.0 平台简介第15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方案第16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主要特点第1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6-18页
第2章 总体方案设计第18-23页
   ·仿真组态平台需求分析第18页
     ·软件的界面需求第18页
     ·软件的功能需求第18页
   ·仿真平台功能实现的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·软件的整体结构设计第19页
   ·开发平台的框架设计第19-21页
   ·开发工具的选择第21页
   ·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3章 梯形图理论研究第23-33页
   ·传统梯形图编程语言特点及原则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梯形图的编程原则第23页
     ·传统梯形图编程语言的特点第23-25页
   ·梯形图的组成元素第25-26页
   ·梯形图执行工作原理第26-27页
   ·梯形图向AOV 图转化策略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·AOV 图的定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梯形图转成AOV 图的基本思想第28页
     ·梯形图到AOV 图的转换策略第28-31页
   ·求AOV 图最短路径问题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 组态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第33-52页
   ·仿真组态平台登录界面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·文件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开发第34-43页
     ·图页的新建、打开和关闭第35-40页
     ·模型文件的保存第40-43页
   ·组态界面的设计与开发第43-50页
     ·用户界面的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界面组态功能的设计与开发第44-50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 结论与展望第52-55页
   ·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52-53页
   ·软件的主要特点第53页
   ·今后的努力方向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详细摘要第60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精度光纤光栅温度/应变传感系统研究
下一篇: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智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