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电压调控方案 | 第14-24页 |
| 2.1 系统整体设计和基本原理 | 第15-17页 |
| 2.2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控制方案设计 | 第17-22页 |
| 2.2.1 模拟电源稳压控制方案的设计 | 第18-19页 |
| 2.2.2 模拟电源蓄电池特性控制方案的设计 | 第19-22页 |
| 2.3 系统近端人机对话的实际工作与操作流程 | 第22-23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3章 模拟电源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4-46页 |
| 3.1 控制器选取问题的讨论 | 第24-30页 |
| 3.1.1 模拟电源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3.1.2 传统PID控制算法 | 第27-28页 |
| 3.1.3 模糊控制 | 第28-29页 |
| 3.1.4 模糊PID控制 | 第29-30页 |
| 3.2 系统控制性能与模糊控制器参数的关系 | 第30-33页 |
| 3.2.1 输入尺度变换因子k_e和k_(ec)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3.2.2 输出系数k_u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3.2.3 隶属函数的分布对系统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3.3 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 | 第33-39页 |
| 3.3.1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、输出变量和隶属度 | 第34-35页 |
| 3.3.2 制定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合成推理 | 第35-39页 |
| 3.4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| 第39-42页 |
| 3.5 模糊PID控制策略在微处理器中的实现 | 第42-43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6页 |
|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6页 |
| 4.1 中心主控模块设计 | 第46-49页 |
| 4.1.1 核心控制器STC12C5A16S2 | 第47页 |
| 4.1.2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| 第47-49页 |
| 4.2 人机对话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9-54页 |
| 4.2.1 近端人机交互模块 | 第50-53页 |
| 4.2.2 液晶显示驱动电路电路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4.3 硬件抗干扰措施 | 第54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| 第56-66页 |
| 5.1 上位机监控软件 | 第57-61页 |
| 5.1.1 LabVIEW简介 | 第57-59页 |
| 5.1.2 模拟电源监控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9-61页 |
| 5.2 网络通信协议 | 第61-63页 |
| 5.3 软件抗干扰措施 | 第63-64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| 6.1 工作总结 | 第66-67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