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有限元分析法挖掘机上车架焊接变形及校形研究
目录 | 第4-7页 |
CONTENTS | 第7-9页 |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焊接变形的产生 | 第12页 |
1.3 焊接变形控制方法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3.1 焊缝的优化 | 第12-13页 |
1.3.2 焊接工艺的优化措施 | 第13-14页 |
1.3.3 焊接变形的校形工艺 | 第14页 |
1.4 焊接变形预测研究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上车架焊接工艺 | 第17-33页 |
2.1 上车架焊接工艺介绍 | 第17-20页 |
2.2 上车架的焊接变形 | 第20-22页 |
2.2.1 材料对上车架焊接变形的影响 | 第21页 |
2.2.2 结构对上车架焊接变形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2.3 工艺对上车架焊接变形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3 上车架焊接变形控制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3.1 上车架焊缝对变形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.2 上车架焊接工艺控制变形措施 | 第23-24页 |
2.3.3 上车架焊接变形的矫正工艺 | 第24-26页 |
2.4 固有应变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4.1 固有应变理论概述 | 第26页 |
2.4.2 固有应变的基本概念 | 第26-27页 |
2.4.3 有限元法在固有应变理论中的应用 | 第27页 |
2.5 焊接热弹塑性理论 | 第27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上车架焊接变形仿真 | 第33-53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33-34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7页 |
3.2.1 结构简化 | 第34-36页 |
3.2.2 结构单元尺寸简化 | 第36-37页 |
3.2.3 模型展示 | 第37页 |
3.3 材料属性的定义 | 第37-38页 |
3.4 热源模型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3.5 边界条件的定义 | 第39-41页 |
3.5.1 热边界条件 | 第39-41页 |
3.5.2 位移边界条件 | 第41页 |
3.6 生死单元技术 | 第41页 |
3.7 模拟结果 | 第41-50页 |
3.7.1 焊接顺序变形分析 | 第42-48页 |
3.7.2 各种焊接顺序的焊接变形比较 | 第48-49页 |
3.7.3 角变形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8 上车架焊接验证 | 第50-51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上车架底板的火焰校形 | 第53-61页 |
4.1 火焰校形的原理 | 第53页 |
4.2 火焰校形的注意事项 | 第53-54页 |
4.3 火焰校形的参数选择 | 第54-58页 |
4.3.1 加热温度的选择 | 第54-55页 |
4.3.2 火焰校形的加热方式 | 第55-56页 |
4.3.3 火焰校形的冷却方式 | 第56-57页 |
4.3.4 加热燃烧比 | 第57页 |
4.3.5 火焰校形的气体流量 | 第57-58页 |
4.4 上车架火焰校形 | 第58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