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4 调研方案 | 第11页 |
1.5 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1-13页 |
2 相关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2.1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| 第13页 |
2.1.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| 第13页 |
2.1.2 物流系统管理的理论依据 | 第13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2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2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3 企业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4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3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19-29页 |
3.1 平煤集团煤炭产品的分类 | 第19页 |
3.2 平煤集团煤炭市场划分 | 第19-22页 |
3.3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3.1 集团铁路煤炭物流资源 | 第22-23页 |
3.3.2 平煤集团外部物流格局 | 第23-24页 |
3.3.3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的调运系统 | 第24-25页 |
3.4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5-29页 |
3.4.1 平煤销售物流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3.4.2 原因分析 | 第26-29页 |
4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体系构建 | 第29-39页 |
4.1 指导思想及原则 | 第29-30页 |
4.1.1 指导思想 | 第29页 |
4.1.2 基本原则 | 第29-30页 |
4.2 平煤集团客户战略优化 | 第30-31页 |
4.2.1 客户战略优化对物流销售体系的关键作用 | 第30页 |
4.2.2 调整优化市场布局 | 第30-31页 |
4.2.3 实施电煤“5441”、精煤“1234”销售战略 | 第31页 |
4.3 煤炭销售物流体系的基本框架 | 第31-32页 |
4.4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体系的构成要素 | 第32-37页 |
4.4.1 物资-煤炭的生产 | 第32页 |
4.4.2 运输 | 第32-33页 |
4.4.3 煤质计量管理 | 第33页 |
4.4.4 仓储配送 | 第33页 |
4.4.5 客户 | 第33页 |
4.4.6 信息管理系统 | 第33页 |
4.4.7 电子商务平台 | 第33-37页 |
4.5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体系的运行规则 | 第37-39页 |
5 平煤集团煤炭销售物流体系运行保障 | 第39-49页 |
5.1 整合物流资源,建立信息支持系统 | 第39-43页 |
5.1.1 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精细调运 | 第39-40页 |
5.1.2 整合物流组织体系 | 第40-42页 |
5.1.3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| 第42页 |
5.1.4 整合物流资源 | 第42-43页 |
5.2 加快配煤中心等硬件建设,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| 第43-46页 |
5.2.1 加快战略装车点建设,提高集运能力 | 第43页 |
5.2.2 稳步提升中平煤电快速运煤通道的运行 | 第43-44页 |
5.2.3 加快建设集团公司鲁阳配煤中心 | 第44-45页 |
5.2.4 加速武汉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建设 | 第45-46页 |
5.3 建设煤炭运输通道,实施物流畅通工程 | 第46-47页 |
5.3.1 加快矿区储装运系统改造升级,提高运输效率 | 第46页 |
5.3.2 实施路企直通运输,提高运输效率 | 第46-47页 |
5.3.3 发挥地铁运输优势,调控资源市场 | 第47页 |
5.4 实施开放型资源战略,全方位整合资源 | 第47页 |
5.5 实施KPI考核,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| 第47-48页 |
5.6 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| 第48-49页 |
6 效果及展望 | 第49-52页 |
6.1 实施效果 | 第49-50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