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场刚性道面脱空注浆加固工程量分析模型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4页 |
1.2.1 脱空成因分析及演化机理 | 第11-13页 |
1.2.2 脱空检测方法 | 第13-18页 |
1.2.3 脱空有限元模型 | 第18-22页 |
1.2.4 回归分析 | 第22-2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道面板底脱空曲面的模拟 | 第26-38页 |
2.1 板底脱空区域的理论模型 | 第26-29页 |
2.1.1 脱空区域空间形状的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1.2 道面板翘曲底面镜像模型 | 第29页 |
2.2 建模过程 | 第29-38页 |
2.2.1 道面板、基层 | 第29-31页 |
2.2.2 道面板间接缝 | 第31-32页 |
2.2.3 土基 | 第32-33页 |
2.2.4 单元选择及网格细化 | 第33-34页 |
2.2.5 脱空模拟 | 第34-35页 |
2.2.6 HWD弯沉测试的数值模拟 | 第35-38页 |
第三章 脱空板块的弯沉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 | 第38-58页 |
3.1 道面弯沉变形特征参数 | 第38-40页 |
3.1.1 冲击劲度模量ISM | 第38页 |
3.1.2 道面接缝传荷能力LTE | 第38-39页 |
3.1.3 角中弯沉比λ1、边中弯沉比λ2 | 第39-40页 |
3.2 道面结构参数对弯沉变形特征参数的影响 | 第40-55页 |
3.2.1 道面板平面尺寸 | 第41-45页 |
3.2.2 道面板厚度h1 | 第45-46页 |
3.2.3 基层厚度h2 | 第46-47页 |
3.2.4 道面板弹性模量E1 | 第47-48页 |
3.2.5 基层弹性模量E2 | 第48-49页 |
3.2.6 土基反应模量k | 第49-50页 |
3.2.7 接缝传荷能力 | 第50-52页 |
3.2.8 泊松比(道面板μ1、基层μ2) | 第52-54页 |
3.2.9 脱空情况 | 第54-55页 |
3.3 评定脱空的影响因素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板底竖向脱空量的理论分析模型 | 第58-70页 |
4.1 有限元模型 | 第58-60页 |
4.1.1 道面结构参数的设定 | 第58-59页 |
4.1.2 数据采集过程 | 第59-60页 |
4.2 竖向脱空量分析模型 | 第60-68页 |
4.2.1 离散数据回归处理模型 | 第60-66页 |
4.2.2 模型数据回归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3 板底竖向脱空量分析模型验证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脱空加固工程量的理论分析模型 | 第70-76页 |
5.1 加固工程量Vtk理论分析模型的确定 | 第70-73页 |
5.1.1 数值模拟数据 | 第70-72页 |
5.1.2 数据分析及拟合 | 第72-73页 |
5.2 加固工程量分析模型验证 | 第73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论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6-77页 |
6.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