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线路工程论文--线路理论论文

提速线路缓和曲线线性变化对旅客舒适度的影响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我国铁路提速历程回顾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既有铁路提速面临的问题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2 陇海线宝兰段列车提速问题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框架第15-17页
2 缓和曲线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第17-29页
    2.1 常用缓和曲线线型分析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常用缓和曲线线型的方程式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三次抛物线型(包括改善型)缓和曲线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五次曲线型缓和曲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半波正弦型缓和曲线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一波正弦型缓和曲线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分析我国平立面线型组合第21页
    2.2 其他国家铁路采用的缓和曲线线型第21-22页
    2.3 缓和曲线长度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公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缓和曲线长度的选择第24-25页
    2.4 超高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超高设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未被平衡的超高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3 缓和曲线参数对列车运行品质的影响规律第29-46页
    3.1 车体横向加速度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车体未被平衡的横向加速度的公式推导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车辆乘坐舒适性评价指标第30-31页
    3.2 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匀速条件下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变速条件下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舒适度指标允许值第33页
    3.3 磨耗指数述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赫曼(Heumann)磨耗指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爱因斯(Elkins)磨耗指数第34-35页
    3.4 缓和曲线参数对列车运行的影响分析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仿真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通过速度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缓和曲线长度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实设超高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4 提速线路速度合理配置方案第46-57页
    4.1 线路提速限制因素第46-47页
    4.2 旅客乘车舒适度评价等级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曲线段提速试验实施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曲线段的选择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施方法第48-49页
    4.4 曲线段提速试验模拟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工况下速度配置方案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通过改变缓和曲线超高达到提速效果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通过改变缓和曲线长度达到提速效果第54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5 结论与展望第57-5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7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7-59页
参考 文献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广播体操发展演变及趋势研究
下一篇:定向运动对9-10岁儿童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